作者简介
羊建高, 男, 材料学博士, 国家二级教授, 江西理工大学教授、 中南大学兼职教授, 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学术带头人, 长期从事钨、 钼难熔金属及硬质合金的研究、 生产与管理工作。
担任《粉末冶金技术》、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 《中国钨业》等杂志编委、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粉末冶金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超硬材料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粉末冶金及金属陶瓷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国家精密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等学术职务。
主持、 参加国家“863”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技术攻关等30余个项目的研究工作, 均取得重要成果。“切屑控制及刀具失效机理研究、 系列产品开发与产业化”和“白(黑)钨矿洁净高效制取超高性能钨粉体成套技术及产业化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稀土硬质合金系列产品产业化及机理研究”等项目获省、 部级科技进步奖, 获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13项。主编《英汉双解粉末冶金技术词典》、《钨冶金学》、《梯度及新型结构硬质合金》等学术著作,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谭敦强, 男, 博士、 博士研究生导师,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有色金属材料相关的基础理论、 应用技术及工程化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863”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 江西、 广东等省重点科研项目, 企业横向项目等2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被SCI、 EI收录40余篇。
陈颢, 男, 博士,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
主要从事钨及稀土材料相关的基础理论、 应用技术和产业化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子项目、 国家“863”项目、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 江西省重点科研项目及企业横向合作项目等2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前言
硬质合金是以难熔金属硬质化合物(硬质相或陶瓷相)为基, 以金属为黏结剂(金属相), 用粉末治金方法制造的高硬度、 高耐磨性材料, 也称金属陶瓷材料。硬质相对硬质合金贡献耐磨性, 黏结相贡献韧性, 普通硬质合金的这种组成导致其性能具有矛盾性。
硬质合金俗称为“工业的牙齿”, 广泛用做切削刀具, 冲击工具, 耐磨耐蚀零部件等, 在切削加工、 地质勘探、 矿山开采、 石油钻井、 模具制造等国民经济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世界硬质合金从1923年发明以来, 人们对改善其性能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 研究课题集中在耐磨性与韧性这对矛盾的和谐上。基于硬质合金成分、 结构和性能的相互关系, 通过硬质相强化, 黏结相强化, 高钴细晶、 低钴粗晶、 不均匀结构、 梯度结构、 表面涂层等技术制得新型硬质合金, 使“双高”(高韧性、 高耐磨性)性能成为可能。
硬质合金的发明和发展是材料发展史中, 特别是近代工具材料发展史中的划时代变革, 它对世界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使人类开发自然的效率成倍甚至上百倍提高, 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
本书在注重基础理论及系统性的基础上, 较全面地反映了硬质合金领域中的新成果。全书共分10章, 其中第1章、 第3章、 第4章、 第10章及第5章、 第8章的部分内容由江西理工大学羊建高教授撰写, 第2章、 第6章、 第9章及第8章、 第10章的部分内容由南昌大学谭敦强教授撰写, 第4章、 第5章、 第8章的部分内容由江西理工大学陈颢博士撰写, 第5章的部分内容由中南大学刘咏教授撰写, 第7章由江西理工大学郭圣达老师撰写,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覃业霞博士、 中南大学机电学院母福生教授、 李亚林老师也承担了撰写工作, 最后由羊建高教授统稿、 修改。
书中大部分装备图片引自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样本。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戴煜博士、 谭兴龙博士、 刘刚先生、 戴晓蕾女士、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远红、 吕健、 朱二涛、 李建波等为本书的撰写做了大量工作; 同时,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 作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引用了部分图片, 书后的参考文献仅为其中的一部分, 在此特对各位文献作者和付出劳动的人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作者水平和时间有限等原因, 书中一定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 恳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