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及钛合金作为一种优质轻型金属结构材料和重要的功能材料, 因其密度小, 比强度、 比刚度高, 抗腐蚀性能、 高温力学性能、 抗疲劳和蠕变性能好等特点, 近年来, 在航空航天领域、 舰艇及兵器等军品制造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汽车、 医疗、 化工和能源等行业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因此, 也被称为“正在崛起的第三金属”和“21世纪金属”。
粉末冶金法是利用金属粉末作为原料, 通过压制成形和烧结的方法, 制备具有一定强度的致密或多孔金属块体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低成本生产近净成形零部件, 而且材料的化学和组织均匀性好, 力学性能优良。因此, 粉末冶金方法在钛合金材料及零部件制备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书主要结合钛合金、 钛基复合材料以及钛铝金属间化合物, 重点介绍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工艺过程, 显微组织演化、 力学性能研究中的物理冶金原理; 同时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材料的热变形行为以及在汽车用连杆、 发动机气门、 大尺寸的热锻坯和板材方面的应用。
第1章概述了钛合金、 钛基复合材料以及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发展、 成分、 组织、 基本性能和主要应用; 第2章介绍了钛合金的粉末冶金工艺, 包括粉末的制备、 各种致密化工艺, 如激光快速成型、 电子束快速成型等; 第3章介绍了著者在粉末冶金钛合金方面的研究工作, 包括成分的设计和添加稀土组元提高力学性能; 第4章介绍了著者在粉末冶金钛基复合材料方面的工作, 主要是添加不同的颗粒原位形成TiC相, 同时对基体进行合金化; 第5章根据热加工图的原理, 系统研究粉末冶金钛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和组织演化规律; 第6章则是在前述工作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粉末冶金钛基复合材料连杆和汽车发动机气门的制备及工程化应用; 第7章主要是介绍各种方法制备的多种成分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组织演化和热变形行为, 最后还详细介绍了钛铝合金大热锻坯和板材的制备工艺过程。
本书的撰写得到了诸多同事和学生大力支持, 袁铁锤教授撰写了钛冶炼一节, 刘海彦参与了氢化脱氢钛粉及钛合金致密化章节, 黄瑜参与了球形钛粉制备及激光成形部分, 杨鑫参与了电子束成形部分章节, 韦伟峰、 陈丽芳、 刘彦斌、 丘敬文、 王斌、 王玉林参与了粉末钛合金及钛基复合材料研究及内容撰写, 李慧中、 刘彬、 张伟、 王辉、 王丽、 杨广宇、 王岩参与了钛铝合金制备、 热加工研究及相关内容撰写。刘彬博士对全书进行了通读和校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研究和撰写过程中, 还得到许多其他同行和同学的帮助, 也深表感谢。
该著作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多年来得到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 国家高技术新材料计划(863)、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等重大课题的资助, 在此谨表谢忱。
著者
2010年10月
作者简介
刘咏, 1973年4月出生, 博士,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副院长。2002—2004年在中南大学-自贡硬质合金公司联合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从事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的研发; 2005—2006年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田纳西大学访问研究; 2009年获得德国“洪堡”奖学金, 在亚琛工业大学进行访问研究; 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长期从事与粉末冶金相关的新材料、新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 在复合材料、 金属间化合物、 金属陶瓷材料、 粉末冶金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先后承担和参加了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目前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汤慧萍, 博士,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稀有金属粉末冶金及金属多孔材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2项, 授权发明专利11项, 发表学术论文122篇。将部分成果进行转化, 成功应用于我国洁净煤、 核能、 航天等领域, 促进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粉末冶金与金属陶瓷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粉末冶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钢铁协会粉末冶金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钼业》、 《粉末冶金技术》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