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信息社会,无论是宏观调控、微观管理,还是科学研究,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了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统计作为认识社会的有利工具和经济管理的有效手段,在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开发利用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
统计学作为一门以应用为主的工具型学科,是普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中经济和管理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足见其价值和作用。普通高校高等教育和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教学目标不一样,其生源也有很大的差别。现行的普通高校所用《统计学原理》教材普遍存在理论阐述过于深奥、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明显不足等问题,不适合高职学生。这就加大了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统计学原理》学习任务的难度,挫伤了学生学习统计的积极性,造成学生就业后不能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统计问题,出现了统计教学的低效性。
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原理》的教学目标应当侧重于培养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基础上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为此,我们遵循“厚基础、重实用、强能力”的原则,编写这本原理阐述清晰、实际应用案例丰富的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统计学教材,以期能够更加贴近社会现实、更加贴近学生,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起到更好的指导和辅助作用。
本教材在体系设计上是根据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现象的顺序进行安排的。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总论,介绍统计学的基本轮廓;第二章统计设计与统计调查;第三章统计整理;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第五章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研究的是如何搜集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并描述现象的数量特征,这属于一般统计研究理论和方法;第六章动态数列;第七章统计指数,研究的是在各具体领域中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第八章抽样调查,研究的是在无法或没必要搜集全面资料的前提下如何进行统计推断,这属于推断统计的内容;第九章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的是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回归关系,并通过拟合回归模型研究现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该体系的设计强调了统计为认识社会服务,使统计目标更明确。本书搜集大量实例,从实例分析入手,阐明分析的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书还有与教材相匹配的课件(PPT)和习题,这既便于教师作为教学用书,也便于学生学习知识的巩固,还可供这方面的实际工作者自学参考。读者通过E-mail(yang825728@163.com)可以获得本书的电子课件和习题答案。
本书借鉴了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统计工作人员的参考书。本教材编写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盘晓娟、王武蓉;第二章,胡旺联;第三章,陈敦旭、宋云;第四章,胡春秀;第五章,刘纯霞;第六章,杨金秀;第七章,黄建中;第八章,张虹;第九章,陈敦旭。本书由杨金秀副教授、胡旺联副教授担任主编,杨金秀副教授负责全书的设计、审订,以及对全书初稿进行修改、总纂。
本书从策划、编著到正式出版,自始至终都得到了中南大学出版社谭晓萍编辑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保险职业学院、湖南女子大学、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南方职业学院、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和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和专家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编写尽管我们已经尽了很大努力,但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不足和错误之处亦在所难免,恳请同行、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以便我们修改和完善。
湖南省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统计学原理》编写组
2006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