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心
图书中心
精品图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书中心 -> 精品图书 -> 正文
机械制造基础(2)(机床、刀具、工艺、夹具分册)
  • 【作者】:李建跃
  • 【出版时间】:2006-05
  • 【字 数】:365(千字)
  • 【定 价】:¥26(元)
  • 【出 版 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5-222-9/G·075
  • 【页 码】:225(页)
  • 【开 本】:16开
本书为湖南省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其内容为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典型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机械加工工艺学、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机床夹具设计等几门机械制造专业课程的主要知识,本书组建了适合于高职高专教学的新的课程体系,减少了繁琐的理论推导,避免了以往学科中内容的重复,强调基本概念,内容精炼,注重实用,理实结合,实例简明,还介绍了现代制造技术,以拓展学员的知识面。本书适合于高职数控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具专业、机械制造专业等机电类专业作教材,还供其他专业师生及有关机械加工技术人员参考。
第1篇 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 第1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3) 1.1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概念(3) 1.2 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基本规律(11) 1.3 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应用(26) 第2章 典型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39) 2.1 金属切削机床概述(39) 2.2 车床与车刀(43) 2.3 铣床与铣刀(59) 2.4 磨床与砂轮(70) 2.5 钻床与钻头(79) 思考与练习(82) 第2篇 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 第3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85) 3.1 基本概念(85) 3.2 零件的工艺分析(94) 3.3 毛坯的选择(96) 3.4 定位基准的选择(98) 3.5 典型表面加工(102) 3.6 拟定工艺规程的几个问题(106) 3.7 加工余量(110) 3.8 工序尺寸计算(115) 3.9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实例分析(122) 思考与练习(126) 第4章 机床夹具(129) 4.1 机床夹具概述(129) 4.2 工件的装夹(131) 4.3 基本夹紧机构(157) 第5章 常用机床夹具设计(169) 5.1 车床夹具设计(169) 5.2 铣床夹具设计(175) 5.3 钻床夹具设计(182) 5.4 机床夹具的设计方法(190) 思考与练习(203) 第6章 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204) 6.1 轴类零件加工(204) 6.2 套类零件的加工(208) 6.3 箱体零件的加工(210) 思考与练习(214) 第7章 现代制造技术简介(217) 7.1 现代制造技术的内涵(217) 7.2 现代制造技术简介(218) 思考与练习(225) 参考文献(226)
机械制造工业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基础工业。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与机械制造技术的紧密结合,机械制造工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激烈的国际性竞争的高速发展态势。机械工业的高速发展,对高职院校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建立与现代机械制造工业发展相适应的系统的知识体系,高职院校就必须根据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调整机械制造专业课程设置的体系结构和教学内容。机械制造专业课程如何进行改革理所当然地成了高职院校共同面临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依据教育部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关课程基本要求,参照教育部数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本教材是将传统的《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概论》、《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几门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中的核心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和有机地结合而成一门综合性课程教材。编者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吸取兄弟院校专业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参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编写过程中十分注重加强基础教育,突出能力培养,在内容上删去繁琐的理论推导,避免原各门课程中内容的重复,强调基本概念,注重实用,理实结合,增加实用的例题、手册和图表的应用,使内容更趋于简洁、实用。体现了本教材的应用性。同时还增加了一些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及现代制造技术等机械制造业中前沿学科的内容,使学生除能掌握传统的机械制造专业知识外,也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体现了本教材的先进性。本教材是数控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机械制造专业、模具专业等机电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基础课教材。总学时数为70~90学时。全书共七章,主要内容有: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典型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机床夹具,常用机床夹具设汁,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现代制造技术简介等。其前期课程主要有:《工程制图》、《工程力学》、《金工实训》、《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等。本教材由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李建跃任主编,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朱岱力、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糜敏芳任副主编,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肖智清任主审。编写分工为湖南铁道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张若峰编写第一章,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糜敏芳编写第二章,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夏忠付编写第三章,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孙涛编写第四章,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李建跃编写第五、七章,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朱岱力编写第六章。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有关院校同行们的大力支持,谨表衷心感谢!由于本教材编写是一次教学改革的探索,更限于编者水平,书中的缺点和错误恳请各位同仁及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编 者 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