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平承载桩的应用日益广泛。但由于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土共同作用的复杂性,水平承载桩的计算理论和方法仍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书根据我国目前相关规范的规定和桩基研究的新发展,全面地阐述了水平承载桩的计算方法,系统地介绍了作者20多年来在水平承载桩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水平承载单桩实用非线性计算新方法———NL法”、“水平荷载下群桩效应临界桩距”、“水平承载群桩计算新方法———地基系数折减法”进入了《港口工程桩基规范》局部修订(桩的水平承载力设计)。
全书分七章,主要内容有:一、桩基的应用与发展,水平承载桩计算方法的发展与现状,计算方法的分类与评述。二、水平承载单桩的工作性状,弹性桩计算的m 法、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弹性桩非线性分析的港研法和P-Y曲线法,刚性桩计算的布罗姆斯法和EI为无穷大的线弹性地基反力法。三、水平承载单桩实用非线性计算新方法———NL法,包括桩侧土抗力函数的确定、挠曲微分方程的相似理论解法、NL法的验证和有限元解。四、水平荷载作用下群桩的临界桩距和工作性状,水平承载群桩计算的群桩效率法、弹性理论法和P-Y曲线折减法。五、水平承载群桩计算新方法———地基系数折减法,包括桩侧土抗力群桩折减率和水平地基系数群桩折减率的确定,地基系数折减法的应用和验证。六、特殊工作条件下的水平承载桩计算,包括多层地基中和嵌岩的水平承载桩计算,受竖向荷载或循环荷载作用的水平承载桩计算,水平承载桩的抗震计算。七、特殊用途的水平承载桩计算,包括柔性靠船桩和抗滑桩的计算。
本书第一、二、四、七章由韩理安撰写,第六章由韩时琳撰写,第三章由叶万灵、时蓓玲撰写,第五章由韩理安、赵利平撰写,全书由韩理安统稿。本书获长沙理工大学出版资助。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韩理安
200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