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云南壳体大地构造及铜-多金属成矿学总论(1)
1 壳体大地构造概述(2)
1.1 壳体及壳体大地构造的基本概念(2)
1.2 壳体的特点(6)
1.3 壳体大地构造学及其研究方法(7)
2 云南省壳体大地构造分析与区划(14)
2.1 中国陆海壳体大地构造演化-运动的基本特征(14)
2.2 云南区域壳体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15)
2.3 区域壳体大地构造演化与运动分析(22)
2.4 区域壳体大地构造基本格局的厘定(28)
2.5 云南壳体大地构造图的编制与区划(附1 350万区划图)(32)
3 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学概述(39)
3.1 壳体演化-运动与大地构造成矿(39)
3.2 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学研究的基本方法(47)
3.3 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学研究的基本内容(57)
4 云南铜-多金属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分析(60)
4.1 云南铜-多金属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图的编制及成矿区划(60)
4.2 云南铜-多金属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区、带的划分(61)
4.3 云南铜-多金属壳体大地构造主要成矿类型(64)
第二编 云南铜-多金属矿床主要类型及其成矿作用(67)
5 东-中亚扬子壳块古元古代优地槽型铁铜成矿类型(68)
5.1 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68)
5.2 典型矿床———大红山铁铜矿床特征(79)
5.3 成矿作用、定位机制与成矿模式(93)
5.4 优地槽的演化与大红山式地幔分异演化成矿(102)
6 东-中亚扬子壳块中元古代地槽裂谷型铜成矿类型(105)
6.1 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105)
6.2 因民组稀矿山式铁铜矿床(115)
6.3 落雪组东川式铜矿床(129)
6.4 黑山组桃园式铜矿床(146)
6.5 陡山沱组及滥泥坪式铜矿床(150)
6.6 昆阳裂谷演化与东川矿田的壳幔成矿系列(152)
7 东-中亚扬子壳块地台型铜-多金属成矿类型(157)
7.1 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157)
7.2 地台期与铜成矿有关的火山-沉积建造特征(158)
7.3 地台型铜-多金属矿的主要类型及分布(166)
7.4 典型矿床类型及其特征(167)
7.5 地台型壳体成矿作用及找矿方向(184)
8 东-中亚扬子壳块地洼型砂岩铜矿成矿类型(186)
8.1 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186)
8.2 典型矿床特征(192)
8.3 多因复成成矿作用与富集规律(201)
9 东-中亚扬子壳块地洼型酸性岩浆气液成矿作用及矿床类型(211)
9.1 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211)
9.2 典型矿床———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特征(215)
9.3 成矿作用与成因分析(233)
10 东-中亚扬子壳块边缘地洼型沉积改造铅锌铜成矿类型(241)
10.1 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241)
10.2 典型矿床之一———金顶超大型矿床特征(246)
10.3 典型矿床之二———白秧坪矿床特征(263)
10.4 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267)
11 东-中亚壳体活化造山型富碱斑岩成矿类型(275)
11.1 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275)
11.2 富碱斑岩的特征及成因(280)
11.3 富碱斑岩矿床类型及典型矿床特征(304)
11.4 壳体演化-运动与成矿作用分析(311)
12 东-中亚壳体南缘地槽型中酸性岩铜成矿类型(322)
12.1 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322)
12.2 典型矿床———雪鸡坪铜矿床地质特征(327)
12.3 矿床成因模式与区域找矿标志(334)
13 南亚腾-保壳块地台裂谷型火山岩铜-多金属成矿类型(336)
13.1 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336)
13.2 典型矿床———澜沧老厂铅银铜矿床特征(343)
13.3 成矿作用与成因分析(350)
13.4 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350)
14 东-中亚与南亚壳体接合带地台期超基性-基性岩浆型铜镍成矿类型(352)
14.1 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352)
14.2 典型矿床———白马寨铜镍矿床特征(353)
14.3 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分析(356)
第三编 云南壳体构造演化与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综合模式(359)
15 区域壳体大地构造演化与成矿的深部作用机制(360)
15.1 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与壳体动“定”转化递进规律(360)
15.2 壳体演化-运动与成岩成矿的深部动力学分析(362)
15.3 云南壳体演化-运动及成岩成矿的特点(380)
16 区域壳体成矿系列演化体系及成矿作用综合模式(385)
16.1 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学的成矿系列演化体系及成矿综合模式问题(385)
16.2 云南壳体铜-多金属成矿演化规律、成矿系列演化体系及成矿综合模式(391)
17 云南铜-多金属成矿预测与找矿方向(406)
17.1 云南铜-多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分析(406)
17.2 云南铜-多金属壳体大地构造成矿条件与成矿特征分析(406)
17.3 云南铜-多金属成矿潜力与找矿远景分析(407)
17.4 云南铜-多金属成矿主要密集区或富集区(408)
17.5 云南铜-多金属壳体大地构造找矿远景的预测(410)
参考文献(415)
科学是最富于创造性的,从不留恋过去;但科学又富于继承性,从不忘记过去。作为地质学上层建筑的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尤其如此。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的进步,有赖于不断地在继承积累基础上的加深和提高。认识是没有止境的,这是大地构造与成矿学这门科学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大陆历史大地构造理论盛行百年之后,大洋动力大地构造理论独领风骚。无庸讳言,它们对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理论的发展、创新,功不可没。当人类跨入21世纪,面临诸如资源需求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整治、各类自然灾害的预测与整治等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将大陆历史-动力学研究推进到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最前沿,就成为当今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各种现今流行的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理论,面临着挑战。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就其理论与方法而言,正在步入更新与发展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笔者[陈国达,1992,1996,1998]倡导建立历史-因果论综合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从历史-动力学岩石圈演化-运动统一兼顾的角度,提出了壳体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理论,并运用于亚洲陆海大地构造与成矿的研究和典型实例———云南区域壳体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研究;试图运用岩石圈演化与运动并重的历史-动力学新思路,开辟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研究的新途径。亚洲大陆是众多陆块镶嵌的复合体,其中包括来自北方的劳亚大陆和南方的冈瓦纳大陆,已是公认的共识。地处亚洲大陆西南隅的云南,具有独特的历史-动力学的演化与运动特色,既曾是古特提斯和古太平洋的洋-陆岩石圈相互作用构造域,现今又是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洋-陆岩石圈相互作用构造域。云南区域地质构造及其丰富多样的矿产,含有大量珍贵的大陆岩石圈演化与运动的直接或间接的地质记录,是检验各种大地构造与成矿理论的“天然实验室”。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地区。不同学术观点各抒己见,汇聚交锋,必将推进大地构造理论通过取长补短进一步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云南又是以铜-多金属著称的区域,有着孕育中国“青铜文化”的悠久历史,又产有世界级的超大型兰坪Pb-Zn矿床、超大型东川Cu矿床等,从大陆构造探讨这一区域成矿特点,至今仍是薄弱的研究领域。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对云南铜-多金属成矿进行多项专门性课题研究的科学积累基础上,运用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学,从区域大陆岩石圈演化与运动的历史-动力学时空变迁历程,对区域铜-多金属成矿的时空特征及其规律性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大地构造成矿学系统性总结与概括。本书的主要学术特点有以下方面:一是运用壳体大地构造理论,开展了云南区域性壳体大地构造演化与运动的历史-动力学综合分析,并按照历史-动力学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现今大地构造体制的区划,编制了“区域壳体大地构造图”;以此为基础编制了“区域铜-多金属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图”,为开展区域性壳体大地构造及成矿学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实例。二是根据云南壳体大地构造演化与运动的地质事实,对前人关于亚洲存在的地质构造差别、陆海壳体大地构造的研究进行了检验,作出了重要的修正。提出了亚洲大陆中部的东亚与中亚存在的地质构造差别,应是同一大陆岩石圈壳体在其形成发展的演化与运动进程中,特别是中、新生代东、西地域发生构造分异的表征,应与北亚壳体、西亚壳体同级并称东-中亚壳体。它是在亚洲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并与陆内活化造山-造盆作用的广泛发育、亚洲东部陆缘扩张和陆缘海“沟-弧-盆”构造的形成、青藏高原的隆升等,并列为亚洲大陆动力学前沿研究的重大构造事件。三是密切结合云南区域壳体大地构造演化与运动的特点,按成矿大地构造的历史-动力学的差异划分了铜-多金属成矿的基本类型;并按区域壳体大地构造区划反映出的区域成矿在历史-动力学环境上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区域铜-多金属成矿演化系列体系的初步划分,对区域铜-多金属的主要壳体成矿类型进行了专门性的系统阐述。四是按区域铜-多金属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规律的总结,四维时空兼顾,按成矿潜力和已知成矿规模,分主、次对区域铜-多金属的预测找矿进行了区划性的建议,供今后生产实践检验。本书的部分内容实有赖于我的亲密同事和学生的长期的野外调研工作以及对云南壳体大地构造和铜-多金属成矿学研究的综合和总结。本书涵盖了“八五”、“九五”及部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专题8项,研究成果荣获国家及省部科技奖励6项,发表了有关论文30篇。本书第一篇1~4章由陈国达及杨心宜编写;第二篇5~6章由吴延之编写;第7章、第9章、第12章由彭省临和王力编写;第8、14章由戴塔根及胡斌编写;第11、15章由赖健清、彭省临及董军编写;刘继顺编写第13章;刘石年编写第10章。此外,吴延之参与了第10章部分内容的编写,刘石年参与了第13、15章部分内容的编写,刘继顺参与了第17章成矿预测有关内容的编写。全书由陈国达、彭省临和杨心宜统编、审核、定稿。本书除运用了作者们长期野外工作所搜集和综合研究的资料外,还引用了一些专家对云南地质构造和矿床研究的成果及论文资料,在此深表谢意。本书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于200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