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心
图书中心
精品图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书中心 -> 精品图书 -> 正文
平面广告设计
  • 【作者】:何洁
  • 【出版时间】:2004-02
  • 【字 数】:208(千字)
  • 【定 价】:¥38(元)
  • 【出 版 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1-689-6/G·155
  • 【页 码】:124(页)
  • 【开 本】:16开
实验1 平面广告图形设计 /1 1.1 平面广告图形的分类 /2 1.2 平面广告图形的作用 /5 1.3 平面广告图形设计的原则 /5 1.4 平面广告图形创意 /6 实验2 平面广告文字设计 /15 2.1 文字设计在平面广告中的应用 /15 2.2 平面广告文字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7 2.3 平面广告字体设计方法 /18 2.4 平面广告中基本印刷字体的风格特征 /19 2.5 利用字体塑造广告视觉形象 /21 实验3 平面广告色彩设计 /25 3.1 色彩的感觉 /25 3.2 平面广告设计的色彩搭配 /26 3.3 平面广告设计的色调塑造 /28 3.4 平面广告设计的色彩应用原则 /29 实验4 平面广告编排设计 /33 4.1 平面广告版面编排的基本类型 /33 4.2 平面广告中的文字编排 /35 4.3 平面广告中的图形编排 /38 4.4 关于视觉流程 /39 4.5 平面广告版面编排设计的原则 /40 实验5 平面广告印刷设计 /44 5.1 印刷基本原理 /44 5.2 常用印刷工艺 /45 5.3 纸张的基本知识 /47 5.4 平面广告的印刷流程 /48 实验6 招贴广告设计与制作 /51 6.1 招贴广告(poster)的概念及种类 /51 6.2 招贴媒体的功能特征 /52 6.3 招贴广告设计 /53 实验7 报纸广告设计与制作 /61 7.1 报纸媒体特征 /61 7.2 报纸广告的版式 /62 7.3 报纸广告设计要素 /63 7.4 报纸广告设计与制作中的几个注意点 /66 实验8 杂志广告设计与制作 /70 8.1 杂志媒体特征 /70 8.2 杂志的广告版面 /71 8.3 影响杂志广告版面选择的因素 /71 8.4 杂志广告的特点 /71 8.5 杂志广告的版面编排 /72 8.6 杂志广告设计的表现形式 /73 8.7 杂志广告的设计表现法则 /73 8.8 杂志广告的印制 /74 实验9 DM(直接邮寄广告)设计与制作 /77 9.1 DM 媒体的特征 /77 9.2 DM 的形式 /78 9.3 DM 设计要点 /79 9.4 DM 的创意设计 /80 9.5 DM 的制作 /82 9.6 DM 的装订 /82 实验10 平面POP(售点广告)设计与制作 /86 10.1 POP媒体的特征 /86 10.2 POP广告的功效层次 /87 10.3 POP的分类 /87 10.4 POP广告的造型特点 /88 10.5 平面POP广告的设计要点 /88 实验11 户外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 /93 11.1 户外平面广告的形式与种类 /93 11.2 户外平面媒体的特征 /95 11.3 户外平面广告设计要点 /95 11.4 户外平面广告制作流程 /97 11.5 户外主要平面广告制作要点 /97 11.6 户外平面广告制作材料和工艺 /99 主要参考文献及网站 /102 后 记 /103
这是一种躲不开的现实:学界对于大学的学科或专业之间的评价或定义往往会受到灰色潜规则的影响。譬如:学理工的看不起学文史的,学文史的看不起学新闻的。这种陈腐的俗见却酝酿出了一种浅薄的学术态度,并逻辑地推演出了一种说法,即“新闻无学”。“学与术”在价值认识上的落差,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学对学科和专业的未来发展和战略规划。在大学里,但凡“学”远而“术”近之学科,颇有“破帽遮颜过闹市”之尴尬!姑且不论“新闻无学”等的说法是否偏颇。然而,值得仔细省思考量的是“新闻无学”的语义背后,是怎样的学科现实呢?是“新闻有术”,还是“新闻无术”?倘“新闻无术”,那这个学科“既无学又无术”,这在根本上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倘“新闻有术”,那“术”的理性、“术”的方法、“术”的价值又表现在哪里?其实,新闻传播学科存在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学界的所谓“有学无术”或“无学有术”之争论,而在于新闻传播学科所观照的学科对象和产业现实之间的互动效应与使用价值。一个学科或专业如果无力解释、追踪或重新定义它所面对的研究对象,那只能说明该学科或专业在赖以生存的意义上已经走向颓势,这才是学科或专业的真正困境!作为已经具有充分自足形态的新闻传播学,自然不必纠缠于“学”或“术”的学科歧见。因为“学”与“术”之间的差异不是绝对的,“学”是“术”的理论形态,“术”则是“学”的方法形态,两者互为前提,并在一定条件下互为转化。“重学而轻术”显然是一种学科歧见,问题是这种学科歧见却实实在在妨碍了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在技术层面上的教学开拓和实验规范。对于新闻传播学科而言,专业技术的教学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其重要性源于学科对象本身的逻辑演进和技术更新。新闻传播业的急剧变化,已经显著地凸现了传播在技术层面所达成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这些功能对于人类思维及其对自身存在与客观世界的认知都产生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新闻传播在技术层面上的开拓和应用,也已经深深地改变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乃至网络等媒介的诸多作业方式,同时也对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技术、技能的要求。从竞争的角度看,没有先进的传播技术,小而论之,从业人员失去了存在理由,大而论之,新闻传播作为产业的存在理由也取消了。所以,新闻传播除了学理意义上的内容之外,它还应该有一种区别于他行业的技术内涵和方法规定。因此,这些内涵和规定也一定会反映在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反观目前的新闻传播教育,在教学模式上仍侧重于传统的“精英教育”,保持着“象牙塔”高贵的姿态,忽视技术技能的训练和实践。另外,由于大学的评价传统和学术标准的变化迟缓,加上大多学校硬件投资的不足,新闻传播教育仍走着理论教学的熟路:“重学”与“轻术”。相比较而言,吻合于新闻传播业特有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教学内容和训练环节被悬置了,这样,容易导致学生“长于说”而“拙于行”,“动脑多”而“动手少”的专业缺陷,而更大的问题在于造成新闻传播教育与产业的实际需求之间的关系错位和断裂。所以,从新闻传播学科与社会互动发展的战略高度看,从人才准备、知识准备、技能准备等方面考察,新闻传播教育亟需开拓和提升与现代传播技术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手段,把理论、技能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精英教育和普及教育的和谐统一。这是一种追不上的现实:新闻传播作为一门学科,当属自20世纪以来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其快速发展根植于传播本身所蕴含的技术、功能和形态的变化。或许这是一个话题,或许这是所有的话题。为何如此说?因为“传播”是个大词,以传播观之,一切皆传播。世界如此精彩,又如此单调。在精彩与单调的背后,人们会深刻地领会传播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作为一种交流形式,传播的发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循着人类文明进化的轨迹,但它又反过来也制约着人类,重塑人类的视听感知,规约人类的想象版图。相对于人的有限认知来说,传播几乎就覆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全部精神内容和存在方式。传播最基本的功能,与其说是一种符号化的文化方式,还不如说是一种存在的呈现方式。让无名的有名,让无形的有形,让不可指认的可以指认,这就是传播作为存在呈现方式的内涵,换句话说,即所谓“不传播等于不存在”!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新闻传播无论从主体、信息、编码、媒介、受众以及传播模式和互动反馈都远比过去复杂多了。传播的复杂性自然会寻求技术性的解决。于是,在新闻传播的复杂系统中,技术层面上的执行可能和形式要求在研究开发环节和技能养成环节上获得重视和提升。我们知道,传播是一个系统,系统内的诸多环节和要素犹如一个多极化的立方体,每一极的变化都会改变立方体的架构、形态乃至功能。传播媒体的技术性转型和创新,是近年来新闻传播领域的突出亮点。这些亮点不仅打破了主客体之间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和认知平衡,同样也改变了新闻的编播体制和传播的产业群落。在这前提上,可以发现媒介的改变不纯是技术性的,它一定会悄悄地通过技术形式改变传播的内涵,这一点与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就是信息”的观点相吻合!从报纸、杂志到广播、电视,从网络、手机到卫星通信、移动电视,每一次媒介革命好像一把双刃剑,在新的平台上既带来了广泛的共享互动,又在技术层面上重新调整传媒的格局和影响,并直接引发新闻传播业的转型和演进。媒介的技术化发展趋势集中表现出三个特点:即集成化、数字化、网络化。简而言之,集成化意指新闻传媒的技术集成、功能集成和系统集成;数字化意指新闻传媒借助数字化的信息压缩技术,进行传输编播、采集搜索乃至储存管理等活动;网络化意指网络的开放平台、构件技术、动态操作等内容。这些特点不仅已经为职业传播人所敏感,同样也已为传媒受众所敏感。在此基础上,媒介技术化趋势渐而生成出了一种新的传播互动现实。与其说现实被传播所改变,还不如说传播被媒介所改变;与其说传播被媒介所改变,还不如说媒介被技术所改变。技术的改变必然会构建具有新技术内涵的方法、价值和影响力。数字化媒介的到来,对于新闻和传播的意义是革命性的。尽管它带来了新的无序和混乱,同时它也表现出了对于传统新闻模式和传播形态的巨大的解构力。显然,传媒变局已然形成,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传媒与人类生活变化所形成的新的辩证关系,即以网络、手机、卫星电视和视频点播为代表的新媒介系统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感知方式和思想方式,另外,它也一定会深刻地改变我们的新闻方式和传播方式。因为在现今的社会里,信息已经不是问题了,而信息的精准、快速、直观、定制化地传播才是问题。数字传播技术的互动性、即时性、整合性、定制化、个性化等功能,从根本上讲,是对应于人的感知、记忆、反馈、决策、表达、传播之不足,建立在人的匮乏和需求之上的。所以说,技术的颠覆是革命性的!技术的变化,犹如地球板块的变化,深潜而又极具破坏力。它将改变一切!新闻在变、传播在变,其核心是生活在变、观念在变、心态在变!有变有化,有化又合,此乃天下大势!没有变的意识,那就只剩下受困这一路了!如果从最早的口耳传播算起,到符号文字的产生,所花费的时间是数以万年计。从文字到报刊,所花费的时间是五千多年。从近代报刊出现到广播的产生,则花费了四百多年。从广播到电视,仅仅十几年。尤其是近几年,传播技术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非线性的编辑系统、印前设计系统、桌面出版系统(含图像软件、图形软件、排版软件)等程序软件更新升级;流媒体、富媒体等新技术不断创新,在表现形式上构成了强力,内在地驱动着新闻传播走向技术和形态的多元转型。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从网络媒体到移动媒体,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从单向传播到互动传播……这一切都呈现出一种智能化、碎片化和定制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必然会在知识价值的层面上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这些年来,许多高校受到了行业发展趋势的拉动,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实践性环节,并且纷纷建立实验室,建立实验课程体系。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实验教材的建设却成为各高校专业发展的瓶颈。可以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套以专业教学与实务操作为内容的完整的系列实验教材。鉴于此,中南大学出版社所推出的本系列教材将有利于缓解新闻传播实验教材稀缺的矛盾。本系列实验教材的特色是:以实验的内在流程为编写体例,强调理论与实验操作的紧密结合、课程与专业的紧密结合,既看重计算机科学的工具性,更注重新闻学、传播学专业思想的训练,以培养新闻传播专业的有思想、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本系列实验教材的特色在于:(1)强化实训。本系列教材在编写体例上按理工科实验的惯有编写体例来进行编写。为了加强实验室的软件建设,强化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工程内涵,丛书每个实验项目内容原则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预习要点、实验设备及相关软件、实验基本理论、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常用问题与操作技巧解答、实验报告、思考与练习等九个部分,重点在实验基本理论、实验内容与步骤两个部分。(2)文理兼容。对内容结构,所有实验项目在修习上分为必修项目与选修项目,在定性上又分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等实验项目。本教材在内容上既不是类似于工科传统意义上的实验指导书,又不仅仅是软件的操作用书,它将新闻传播方面的专业理论与相关软件操作进行了非常紧密的结合,是专业相关理论、软件操作的有机融合,既体现计算机操作的工具性,又有专业理论思想。(3)创新实验案例与素材选取。本教材在典型操作性实验案例与素材的选取上,改变了以往软件教材用例散漫和随意的状况,强调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为主纲,以此来把握案例素材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度。价值源于稀缺。学科发展如同钟摆,循沿着稀缺与过剩的价值曲线,摆过去还得摆回来!如何推动“学”与“术”的和谐发展,这对于新闻传播教育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新闻传播这一专业快车已经被不断嬗变中的新媒介和新传播技术搞得不由自主了。在此前提上,学一点技术,多一点实训,于学于教,都是有益的。是为序!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教授 金定海 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