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成为人类使用的第二大金属。2010年全世界原铝产量约42150 kt; 中国的产量约18 120 kt(笔者统计,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为16194.5 kt); 中国再生铝的产量约5600 kt(笔者统计), 铝的表观总消费量约23720 kt, 中国铝材产量约17 900 kt(笔者统计,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为20260.5 kt)。压铸件及铸件的产量5580 kt。
就全球来说, 2010年交通运输业的用铝量约占铝消费总量的31.86%, 为铝的第一大用户。中国铝的第一大用户为建筑及结构产业, 其次才是交通运输装备产业, 约6 000 kt, 占铝消费量的25.3%。从2009年起, 中国成为汽车第一大国, 是年汽车总产量1 620万辆, 2010年为1 826.47万辆, 这种独占鳌头的局面将会继续下去, 但小轿车的用铝量约125 kg/辆, 比美国、 德国、 日本的148.6 kg/辆低16%; 中国箱式货车车厢体的铝化率还不到2%, 比北美洲的93%低91个百分点。铝是当前唯一最可取的替代铸铁、 钢以降低汽车自身质量的金属, 有着特别重要的节能减排意义, 当然镁也是一种节能减排的金属。小轿车在城市公路上行驶时, 84.5%的油耗消耗于自身重量。
铝在提取过程中的确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2010年中国氧化铝综合能耗达到632.4 kg标煤/t, 比2005年的降低了365.83 kg标煤/t; 电解铝直流电耗全国平均值13 084 kWh/t-Al; 综合交流电耗13 979 kWh/t-Al, 比2005年的降低了440 kWh/t-Al和595 kWh/t-Al。2010年由于每辆车使用了125 kg铝, 使车的自重下降了约55 kg, 根据匡算, 轿车在服务0.55服役年限(相当于跑200 000 km)后所节约的能源就相当于提取铝所消耗的总能源, 或者可以说以后所节约的能源就是净节约的。节约能源就意味着相应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006—2020年是中国轨道客运线路(地铁、 轻轨、 城际列车、 磁悬浮、 中低速磁悬浮、 高速铁路)与铝合金机车车辆制造及运煤车辆制造的黄金时期。铝合金是制造这类车辆车体的最佳材料。2020年中国高铁的通车里程可达1.8×104 km, 城市轨道列车的通车里程可超过6 000 km, 可通地铁的城市将达35个以上。中国通过铝合金机车车辆技术的引进、 消化、 吸收与创造, 已拥有高铁与各种轨道铝合金机车车辆设计与制造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中国高铁是世界上通车里程最长的(2012年年底通车里程9 300 km)、 技术最先进的, 也是安全与舒适的。根据国际铁路联盟的定义, 高速铁路车辆是指在既有路线运营速度大于200 km/h, 在新建线路超过250 km/h的车辆。这些车辆的车体必须是全铝合金的, 内部的装潢或门窗等也必须用铝合金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制造。在估算轨道车辆铝材用量时, 可按下列数据匡算采购质量: 高铁与磁悬浮车辆11 t/辆, 城市轨道车辆4.5 t/辆, 货运车辆与液体运输车辆(如C80等)8.0 t/辆。
在轨道车辆制造中除大量用挤压铝材制造车体、 车辆内部设施、 门窗等外, 还用一些板材、 锻件、 箔材、 管材与铸件等, 如连接座、 支撑梁、 轴梁、 主横梁、 减速箱等。但客运车辆以挤压铝材为主, 占85%左右, 而货运车辆则以厚7~9.5 mm的板材为主, 约占60%, 其他的为加固用挤压型材。
挤压轨道车辆大型材有100 MN级的现代化挤压机就足矣, 不需要挤压力大于125 MN的挤压机, 甚至不需要挤压力大于110 MN的。 到2012年为止, 中国有24个企业有大挤压机(挤压力≥45 MN)62台, 其中90~125 MN的17台, 占大挤压机总数的27.42%, 日本只有1台97 MN的, 欧洲也仅有3台。中国这62台大挤压机的总挤压力约5 000 MN, 大型材生产能力在500 kt/a以上。现在还有十几个企业在建大挤压机项目, 到2015年至少还有28台大挤压机投产, 到那时全国保有的大挤压机可超过80台, 占全球总数的60%强, 其中有150 MN级的2台, 225 MN的有2台, 大型材总生产能力超过700 kt/a, 而到2020年为止的这段时间内, 全国轨道车辆制造平均所需大型材只不过15 kt/a。
轨道车辆建设是周期性的, 到2020年为止这段时间为建设高峰期, 过了这段时间对铝合金车辆的需求会显著减少, 铝合金车辆的使用期限长达30年。在城市轨道车辆中除磁悬浮车辆必须用铝合金制造外, 其他车辆还可以用不锈钢与低合金化高强度钢制造, 铝合金车辆约占1/3。
从2011年8月起, 全国铁路开始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 不但调整了列车开行方案, 而且适当降低了新建高铁运营初期速度, 普遍减速50 km/h, 仅有部分高铁仍保持300 km/h的速度, 同时新建高铁的进程也会适当放缓, 对铝合金车辆的需求也不会像过去想的那么旺盛与迫切, 但对铝合金车辆的总需求不会改变, 不过需求时间会拖长一些。
全面系统编写轨道车辆用铝及大挤压材料生产工艺书籍在全国尚属首次, 书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不妥与不足之处, 恳请读者斧正。在本书编写过程中, 参阅了国内外诸多文献资料, 得到许多专家与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与帮助, 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王伟东、 朱妍、 史欣、 袁嫄、 姚希之、 尤振平、 郭秋影、 霍云波、 曾峥、 沈兰等,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
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