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而新方法的运用则无疑是就中的主要原因。
上世纪80年代, 曾掀起过一阵方法论的热潮, “老三论”、 “新三论”等匆匆登场, 但是, 或因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难以用于人文社会科学, 或因介绍多于运用, 难以看到新方法产生的新成果。于是, 一阵热闹而让人目迷五色之后, 终于返璞归真。在努力于话语的对接, 解构与重构, 学习西方理论以改变观念、 拓展视野, 以及重视流失于国外之文献而“求旧声于异邦”的同时, 在择鞋与走路的问题上, 研究者们终于找回了民族的自信, 文献甄别、 考证, 经典重读、 细读, 是重要的研究基础, 而传统的乾嘉治学法与适用的新方法的结合, 影响了20多年的几代学人, 使得古代文学的研究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新局面。肖君献军作为新一代的学者, 亦以其成果见证了比较研究结合地域文学在多学科综合运用上的成功, 参与了研究新局面的形成。
献军君于2006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 跟随我治唐宋文学, 2009年继续从我读博, 2012年顺利毕业, 取得博士学位, 随即进入湖南科技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其进步令人振奋, 案头的这部书稿, 就是他勤勉治学的见证。
献军治学的主要方向是古代地域文学研究。地域文学研究并非始于今日, 古代的史家已看到了不同地域风尚、 文学之异, 多有南北文学大略之比较, 其中不乏精要之论而屡被后人引用。近代以来, 梁启超、 王国维、 刘师培等大师则进而有初究缘由、 更为精到之见, 可谓开现代研究之先河。近年来, 地域文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从基础理论到宏观纵论直到个案研究, 有不少学者介入其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由于研究地域文学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情, 因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除了积累基础文献之外, 尚需多学科的合作, 历史学、 地理学, 乃至经济学、 文化学都涵括其中, 知识结构、 理论创新经常成为研究的瓶颈, 要取得成功确实是不容易的。于是, 我们看到了地域文学研究的一个奇怪现象——一方面学者在不断呼吁加强地域文学研究, 一方面却是从事这一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 持之以恒者则更为稀少了。
献军从读硕士开始, 便开始涉足地域文学研究领域, 算来至今已有七八年时间。“从业”时间虽不算短, 见证成果却并非易事。我想, 他之所以能一以贯之地勤奋工作, 当源于对家乡的热爱。他是湖南岳阳人, 对洞庭湖地区有着特殊的感情, 在读硕士期间, 便开始研究唐代岳州地区诗歌。后来, 在硕士论文的基础上, 又把洞庭湖地区和太湖地区诗歌进行了对比研究, 以之为博士论文的选题, 写出了40多万字, 又打磨成较为精炼的论文, 不仅顺利通过答辩, 且得到了答辩委员会的很高评价。如今, 经年余努力, 他又将博士论文修改、 加工成专著。我在先睹为快的同时, 实在是为他的努力治学和显著进步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 战国时期, 楚国虽地域辽阔、 物产丰富, 人们少饥馑之患, 但文化上却显著落后于中原, 故而贬谪文学之祖的屈原都是因被贬而流落湖湘, 并因此而深感“望阙”的痛苦。唐代以前, 湖湘地区文化上比较落后, 就是到了唐代, 此地的本土文学依然远远不及江浙地区。洞庭与太湖, 虽同属长江流域, 却在地理上是遥远而不相及, 献军对这两个地区的文学进行比较研究, 其间可比性如何?立足的学理基础如何?又有何意义与价值呢?当然, 献军作为岳阳人, 深受“涵虚混太清”的洞庭文化影响, 不能不说没有对家乡特殊的情感在内。但是, 之所以以太湖而非邻省的鄱阳湖作比较, 是因为看到了太湖不仅有以“洞庭”命名的东西两山, 或也因两山虽较洞庭的君山高大, 却名声相当而引发的思考?当然, 这些揣度都不足以说明问题, 因为献军所作的题目限于唐代, 而那时鄱阳湖所在的江西地域文学还有待于宋代的发展。因此, 比较唐代洞庭湖流域和太湖流域的诗歌, 固然有弘扬家乡文化、 整理乡邦文献的意图所在, 但更应看出这一比较研究所具备的充足学理、 所探索的方法和道路。
本书的绪论阐述了近年来地域文学研究的动态及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有针对性地从三方面对本课题作了界定, 论证了两湖诗的可比性及比较的可行性, 并对本课题研究中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简要说明。可谓很好地解决了奠基问题, 读者亦可明白这一研究是建立在科学性、 准确性、 实践性基础之上的。
历史的基础在于地理, 献军的研究从自然地理出发, 探讨了地域的分割性、 相对稳定性及开放性等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具体分析了洞庭与太湖地区水系、 山岳、 气候、 物产等方面的异同, 以及这些因素对两湖诗创作的影响。自然地理固然重要, 而人文地理则是另一重要因素。献军对唐前两湖地区人文地理作了总的概述, 并从人文历史、 文学传承、 民情风俗三方面阐述人文因素对唐代两湖诗创作的影响。宏观的纵览、 概况, 令人看到了献军对论题总体把握的能力。
文学毕竟是文学家的事业, 地域文学更是本土作者的创作成果。献军论析了本土诗人的两湖诗创作, 既指出唐代洞庭湖地区前三阶段本土诗歌发展远落后于太湖地区, 但第四阶段得到了较好发展; 同时阐述了两湖地区本土诗人诗歌创作的风格和审美特色, 对其异同及原因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论析; 而对于李群玉等人的两湖诗创作所作个案分析, 则十分深入、 贴切。本土诗人固然是地域诗歌的创作主力, 客籍诗人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书中论析了客籍诗人的两湖诗创作, 不仅阐述了两湖地区客籍诗人具有的心理特征和创作倾向, 还对客籍诗人在移入前期、 中期和后期诗歌创作进行了比较分析。另外, 还从个人的政治境遇和生存状态等角度对双重客籍诗人刘长卿、 刘禹锡等进行了个案分析。
研究地域文学不能拘泥于地域的眼光, 献军在前述基础上, 还论析了两湖诗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及对地域文化的影响。由于唐人及后代文论家对两地诗人评价较多, 从中亦可发掘出比较性论题, 书中指出: 论家对洞庭湖诗多从情感的角度评价, 强调“诗能穷人”, 而对太湖诗则多从人品与诗品的角度评价, 强调高情致雅。沿着历史的轨迹, 书中还就两湖诗对后世文学、 地域精神及地域文化建设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作为学术著作, 《唐代两湖流域诗歌比较研究》见证了作者在写作过程的严谨态度。献军将地域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地域文学研究相结合, 使地域文学的研究建立在充分而又翔实的材料之上, 无论是对两湖唐诗的相关创作, 历史与地理的结合, 编年、 图表、 正史、 笔记的引用, 诗史互证的方法, 等等, 都显示出作者扎实的文献功底, 其研究结果是令人信服的。
我个人认为, 本书还具有以下特点与长处:
一是选题的新颖和开拓性: 当今地域文学研究, 或以大都市为研究对象、 或以交通要道为研究对象, 来展示文学分布的地域特征。本书却以唐代两湖流域诗歌为研究对象, 突出了洞庭湖和太湖在两地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也兼顾了都市和交通在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同时, 洞庭湖地区文化和太湖地区文化代表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 本书成功地把以往南北地域文学比较研究引入到东、 西比较之中, 强调了文学研究的现实功利价值。
二是研究模式的新颖、 扎实: 本书从多角度、 全方位对唐代两湖流域诗歌进行了比较研究, 不仅对诗歌本体进行了比较, 还强调了比较的价值和意义。同时, 为了使比较更具说服力, 在研究过程中还大量运用了图表, 这在地域文学研究领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另外, 作者对微观、 中观、 宏观三者关系的把握恰当, 既能作微观的比较, 又能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统揽全书, 故能使全书在以唐代两湖流域诗歌比较为重点时, 又摆脱了纯文学研究模式, 彰显了地域文学研究的现实功利价值。
三是文章构思的严谨新颖, 逻辑性强。课题除绪论和结论外, 共分七章, 前三章主要强调外在客观因素, 如自然环境、 人文地理、 重大政治事件等对唐代两湖流域诗歌创作的影响, 论析了两湖诗歌发展异同的外部原因; 中间三章强调主体因素对两湖诗歌创作的影响, 主要是从诗歌体裁、 创作主体的角度论析了两湖诗歌的异同; 最后一章论述了研究的价值和目的, 强调了研究的现实价值和意义。理论、 现实环环相扣, 出入自如, 对绪论中提出的问题、 所设定的目标, 均能努力解决, 从而使全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本课题研究涉及的领域及知识面较广, 远较纯文学研究复杂, 因而在后续的研究中还可进一步完善, 尤其最后部分关于地域文学研究的现实功利价值乃本书的一个独特亮点, 可在已有基础上, 沿历史—地理一线, 论述地域文化与城市精神之关系, 将基础性研究扩展为应用性研究, 进一步强化古为今用的价值。
总之, 作者对相关学术史非常了解, 借鉴全面, 又能推陈出新, 表现出自己的创见, 对相关文化的论析亦可谓全面而剀切, 视野开阔, 学理性强。文献功夫、 理论水平、 结撰方法等, 均属上乘, 是不可多得的学术佳作。我有理由相信, 作者有了这一著作在学界展示新容, 以后定然可以有更高的期待, 我也为之充满了期待。
献军博士论文即将出版, 难却其所请, 欣然写下以上文字, 是为序
赵晓岚
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