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心
图书中心
新书推荐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书中心 -> 新书推荐 -> 正文
铁路通信与信号
  • 【作者】:张云丽,雷定猷
  • 【出版时间】:2013-01-01
  • 【字 数】:588(千字)
  • 【定 价】:¥50(元)
  • 【出 版 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87-0767-7
  • 【页 码】:(页)
  • 【开 本】:16开

本书是高等院校交通运输类十二五规划教材, 是由中南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教材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编写, 并经铁道部相关业务部门审定, 适用于高等院校铁路特色专业教学以及铁路专业技术人员使用。本书为铁道运输专业系列教材之一。

铁路通信与信号系统被誉为“铁路的中枢神经系统”, 在铁路运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设施, 担负着铁路各种行车设备的控制和行车信息的传输, 是实现铁路统一指挥调度, 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技术设备, 也是铁路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技术领域。随着微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铁路领域中的应用, 铁路通信与信号系统本身的作用已远远超出其传统的作用, 现代铁路通信与信号系统的功能和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铁路通信与信号系统已经朝着智能化、 信息化、 网络化、 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为此急需编写反应铁路通信与信号系统技术现状和发展的适用教材, 为铁路通信与信号的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证。本书结合我国铁路通信与信号的相关技术和设备, 从普及的层面出发, 分十二章内容对我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系统的基本知识、 相关设备原理及应用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绪 论(1)

复习思考题(7)

第一篇 铁路通信

第一章 铁路通信概述(8)

复习思考题(18)

第二章 铁路专用通信(19)

第一节 概述(19)

第二节 铁路专用通信设备(21)

第三节 铁路调度通信(23)

复习思考题(38)

第三章 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39)

第一节 GSM-R基础(39)

第二节 GSM-R系统业务(43)

第三节 GSM-R在铁路中的应用(50)

复习思考题(61)

第二篇 铁路信号

第一章 铁路信号(62)

第一节 铁路信号概述(62)

第二节 色灯信号机(64)

第三节 信号机的设置(69)

第四节 信号显示(79)

复习思考题(85)

第二章 铁路信号基础设备(86)

第一节 信号继电器(86)

第二节 转辙机(96)

第三节 轨道电路及其他列车定位设备(113)

复习思考题(127)

第三章 车站信号控制系统(128)

第一节 车站信号控制系统基本概念(128)

第二节 6502电气集中联锁(143)

第三节 计算机联锁(150)

复习思考题(164)

第四章 区间信号控制系统(165)

第一节 闭塞的概念和分类(165)

第二节 半自动闭塞(168)

第三节 自动站间闭塞(171)

第四节 自动闭塞(173)

第五节 道口信号(186)

复习思考题(189)

第五章 编组站调车控制系统(190)

第一节 编组站调车控制系统基础设备(190)

第二节 自动化驼峰(203)

第三节 峰尾平面调车集中联锁(213)

第四节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216)

复习思考题(222)

第六章 行车调度指挥自动化系统(224)

第一节 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发展(224)

第二节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226)

第三节 新一代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238)

第四节 高速铁路运营调度指挥系统(258)

复习思考题(265)

第七章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266)

第一节 列控系统概述(266)

第二节 机车信号(277)

第三节 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284)

第四节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285)

第五节 CTCS-2系统(288)

第六节 CTCS-3系统(296)

第七节 增强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305)

复习思考题(308)

第三篇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

第一章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309)

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概述(309)

第二节 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组成(311)

复习思考题(315)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316)

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概述(316)

第二节 信号基础设备(323)

第三节 联锁设备(334)

第四节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337)

复习思考题(354)

附 录(356)

附录1 信号显示意义(356)

附录2 信号的基本灯光颜色(361)

附录3 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结构图(362)

附录4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363)

附录5 6502电气集中控制台盘面图(365)

附录6 联锁表(367)

参考文献(371)

本书是高等院校交通运输类十二五规划教材, 是由中南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教材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编写, 并经铁道部相关业务部门审定, 适用于高等院校铁路特色专业教学以及铁路专业技术人员使用。本书为铁道运输专业系列教材之一。

铁路通信与信号系统被誉为“铁路的中枢神经系统”, 在铁路运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设施, 担负着铁路各种行车设备的控制和行车信息的传输, 是实现铁路统一指挥调度, 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技术设备, 也是铁路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技术领域。随着微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铁路领域中的应用, 铁路通信与信号系统本身的作用已远远超出其传统的作用, 现代铁路通信与信号系统的功能和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铁路通信与信号系统已经朝着智能化、 信息化、 网络化、 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为此急需编写反应铁路通信与信号系统技术现状和发展的适用教材, 为铁路通信与信号的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证。本书结合我国铁路通信与信号的相关技术和设备, 从普及的层面出发, 分十二章内容对我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系统的基本知识、 相关设备原理及应用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本书的特点如下:

(1)本书内容由浅入深, 首先介绍了铁路通信与信号基础知识, 然后依次介绍了铁路通信与信号的设备系统组成、 功能、 原理和应用。最后介绍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系统。

(2)本书内容完整、 系统, 各章节又有一定的独立性。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读有关内容。

(3)本书内容新颖、 覆盖面广, 包括了铁路通信与信号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的主要技术。

(4)本书在讲清当前铁路通信与信号技术的基础上, 尽量兼顾了国内铁路通信技术的最新技术和设备。

本书由中南大学张云丽、 雷定猷主编。其中绪论由中南大学雷定猷编写, 第一篇第一章由中南大学张英贵、 雷定猷编写, 第二章由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王大文编写, 第三章由中南大学叶峻青编写; 第二篇第一章由中南大学肖龙文编写, 第二、 三、 五、 七章由中南大学张云丽编写, 第四章由中南大学曹尧谦编写, 第六章由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双喜编写, 第三篇第一章由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钟柯华编写, 第二章由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张鹏编写。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南大学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特别是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李夏苗教授等的指导, 也得到了中南大学同仁的帮助和支持,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 错误遗漏在所难免, 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在最近的30年里, 我国交通运输业整体上取得飞速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 现代化运输装备、 客货运量总量和规模等都迅猛扩展, 大量的新技术、 新设备在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中被投入应用。同时, 通过大量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的不断投入使用, 使我国的交通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的缓解,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结构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颇具规模的现代化综合型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初步形成。

我国交通运输业日新月异的发展, 不仅对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更使其教材建设成为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解决当前国内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材内容落后于专业与学科科技发展实际的难题, 由中南大学出版社组织国内交通运输领域内的一批专家学者, 协同编写了这套交通运输类“十二五”规划教材。 参与规划和编写这套教材的人员都是长期从事交通运输专业的科研、 教学和管理实践的一线专家学者, 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同时还对我国交通运输相关科 学技术的发展和变革也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套教材比较全面、 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交通运输领域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客货运输管理、 运营技术、 车站设计、 载运工具、 交通信息与控制、 道路与铁道工程等方面的内容, 在编写时也注意吸收了国内外业界最新的实践和理论成果, 突出了实用性和操作性, 适合大中专院校交通运输类以及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需求, 是较为系统和完整的交通运输类系列教材。该套教材不仅可以作为普通高校交通运输专业课程的教材, 同时还可以作为各类、 各层次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的首选教材, 也比较适合作为广大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

由于我们的水平和经验所限, 这套教材的编写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敬请读者朋友不吝赐教。编者在一定时期之后会根据读者意见以及学科发展和教学等的实际需要, 再对教材进行认真的修订, 以期保持这套教材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最后衷心感谢参加这套教材编写的全体同仁, 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劳动, 编写工作才得以顺利完成。我们还应该真诚感谢中南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同志们, 正是由于他们的大力支持和认真督促, 这套教材才能够如期与读者见面。

田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