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心
图书中心
新书推荐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书中心 -> 新书推荐 -> 正文
我们的传统节日
  • 【作者】:殷兆安
  • 【出版时间】:2013-01-01
  • 【字 数】:232(千字)
  • 【定 价】:¥30(元)
  • 【出 版 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87-0770-7
  • 【页 码】:180(页)
  • 【开 本】:小16开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改革开放带来了多元世界, 人们在物质文化得到提高和满足后, 开始注重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特别是春节、 端午、 中秋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后, 每逢传统节日, 赶回家团聚、 探亲、 祭拜的人越来越多。在悠久的历史中所形成的节日文化, 是祖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早已深深融入到我们的思想里。 中华节日也是对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的一次又一次诠释, 它像一条从远古流来又向未来流去的大河, 永无止息。

在欢度和庆祝传统节日的同时, 探寻节日文化的印记, 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并传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所形成的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又提醒着我们哪些传统的民族文化正在现代文明的匆匆脚步中被遗忘。

上 篇

第一章 传统节日的起源与文化内涵(3)

第一节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3)

第二节 日月相容置闰月(4)

第三节 六十甲子续乾坤(5)

第四节 传统节日的起源、 发展与文化内涵(6)

第五节 传统节日是南北(东西)文化交融的产物(8)

第二章 普天同庆话春节(12)

第一节 春节的序曲(12)

一、 祭灶与过小年(12)

二、 打扫卫生与置办年货(13)

三、 装饰门户(14)

第二节 周而复始的中国年(19)

第三节 春节的主要民俗活动(21)

一、 团聚的社会意义(21)

二、 春节话拜年(贺年)(23)

三、 史说压岁钱(24)

第四节 祭祀(26)

一、 天神(27)

二、 地神(28)

三、 君神(29)

四、 祖(亲)神(31)

五、 至圣先师孔子(32)

六、 祭祀的文化内涵(33)

第五节 节日食俗(35)

一、 甜酒(35)

二、 糯米粑粑(36)

三、 红薯皮子(37)

四、 竹笋(37)

五、 藕制品(38)

六、 饺子(38)

第三章 中国的狂欢节——元宵节(40)

第一节 元宵节起源的传说故事(40)

一、 汉文帝庆天下(40)

二、 汉武帝祭太乙(40)

三、 汉明帝扬佛法(41)

四、 汤圆与元宵(41)

五、 黄巢与红灯笼(41)

六、 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42)

第二节 元宵节的民俗活动(42)

一、 元宵彩灯(42)

二、 地花鼓(44)

三、 虾子起拱(48)

四、 彩莲船(50)

五、 耍蚌壳(51)

六、 划家龙船(52)

七、 舞狮(52)

八、 放焰火(53)

九、 舞龙与龙灯(55)

第四章 一个人文让位节气的节日——清明节(60)

第一节 上巳节(60)

第二节 寒食节(62)

第三节 清明扫墓(63)

第四节 踏青与植树(64)

第五章 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节(66)

第一节 时间提示话端午(66)

一、 端五(66)

二、 端午(67)

三、 夏至节——端午节最直接的源头(68)

四、 端午节的其他起源说(70)

五、 端午节的其他别名(73)

六、 端午节的主要习俗(73)

七、 端午节的主要食俗(78)

第二节 端午节与历代圣贤(84)

一、 涛神伍子胥(84)

二、 孝女曹娥(85)

三、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85)

四、 水神陈临(85)

五、 革命先驱秋瑾(86)

第三节 永远的屈原(86)

一、 六国合纵(87)

二、 屈原被贬(88)

三、 屈子祠(90)

四、 谁与评说(91)

第四节 各地端午习俗(92)

一、 汨罗江畔端午习俗(92)

二、 屈原故里秭归端午习俗(93)

三、 黄石西塞神舟会(93)

四、 姓“伍”的苏州端午习俗(94)

五、 江陵端午祭(94)

六、 日本的端午节(95)

第五节 端午感怀(95)

第六章 十五月圆话中秋(99)

第一节 中秋与月亮(99)

一、 祭月(99)

二、 拜月(100)

三、 赏(玩)月(101)

第二节 中秋与月饼(102)

一、 月饼与唐高祖李渊(102)

二、 月饼与唐玄宗(103)

三、 月饼与朱元璋(103)

第三节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103)

一、 吴刚伐月(103)

二、 月中蟾蜍(104)

三、 玉兔捣药(104)

四、 唐玄宗漫游月宫(104)

五、 张果老倒骑毛驴(105)

第七章 其他丰富多彩的节日(106)

第一节 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106)

一、 七夕的故事(106)

二、 牛郎与织女(107)

第二节 中元化包祭逝者(108)

一、 接祖(109)

二、 放河(水)灯(109)

三、 烧包(110)

第三节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110)

一、 登高(111)

二、 赏菊(111)

三、 吃重阳糕(112)

第八章 节日饮料(113)

第一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113)

一、 节日论酒(113)

二、 节庆饮酒(113)

三、 与酒有关的典故(116)

四、 酒的分类(117)

五、 酒与诗词(117)

第二节 芙蓉山顶多女伴 采得仙茶带雾香(119)

一、 节日道茶(119)

二、 茶的分类(120)

三、 益阳黑茶(121)

下 篇

第九章 中国龙舟文化(125)

第一节 舟船史话(125)

第二节 龙舟(船)起源之概说(126)

一、 先秦时期的龙舟(127)

二、 历史上最大的龙舟(129)

三、 现代最大的龙舟(129)

第三节 送瘟禳灾——龙舟竞渡最原始的本意(130)

第四节 龙舟的分类(132)

一、 图像龙舟(132)

二、 游玩龙舟(132)

三、 竞渡龙舟(133)

四、 旱龙舟与纸(草)龙舟(133)

第五节 舟船竞渡的分类(134)

一、 原始竞渡(134)

二、 战争竞渡(134)

三、 节日竞渡(134)

四、 自由竞渡(135)

五、 设(夺)标竞渡(135)

六、 规则竞渡(136)

第六节 划技的分类(136)

一、 坐着划(136)

二、 跪着划(136)

三、 站着划(136)

第七节 独具特色的龙舟竞渡(137)

一、 陕西(137)

二、 浙江(137)

三、 贵州(137)

四、 天津(138)

五、 广西(138)

六、 广东(138)

七、 安徽(139)

八、 福建(139)

九、 四川(139)

十、 江西(140)

十一、 台湾(140)

第八节 历代文人笔下的节日竞渡(141)

第九节 龙舟与龙舟精神(144)

第十章 湖湘文化中的龙舟竞渡(146)

第一节 湖湘文化的源头(147)

第二节 朝庙祭祀(147)

一、 民祭(147)

二、 公(官)祭(148)

第三节 龙之舟(148)

一、 船体(148)

二、 龙头(149)

三、 龙尾(150)

四、 桡子(150)

五、 招子(151)

六、 锣鼓(151)

七、 唢呐(151)

第四节 三湘四水祭忠魂——湖南各地龙舟竞渡拾例(152)

一、 岳阳(152)

二、 怀化(153)

三、 常德(153)

四、 郴州(154)

五、 湘潭(155)

六、 株洲(155)

七、 娄底(156)

八、 邵阳(156)

九、 衡阳(157)

十、 张家界(157)

十一、 永州(158)

十二、 长沙(158)

十三、 湘西(158)

第六节 端午龙舟竞渡编年史(159)

第十一章 独具特色的益阳端午文化(162)

第一节 益阳龙舟甲天下(162)

第二节 龙舟逸闻趣事(165)

一、 斗笠脱衣(165)

二、 亲家翻脸(166)

三、 负气造船(166)

四、 双层划龙舟的来历(166)

五、 火龙船与水龙船(167)

六、 黄色旗帜的来历(167)

第三节 端午习俗赋诗文(168)

一、 文章(168)

二、 诗词(177)

参考文献(179)

编后记(180)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改革开放带来了多元世界, 人们在物质文化得到提高和满足后, 开始注重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特别是春节、 端午、 中秋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后, 每逢传统节日, 赶回家团聚、 探亲、 祭拜的人越来越多。在悠久的历史中所形成的节日文化, 是祖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早已深深融入到我们的思想里。 中华节日也是对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的一次又一次诠释, 它像一条从远古流来又向未来流去的大河, 永无止息。

在欢度和庆祝传统节日的同时, 探寻节日文化的印记, 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并传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所形成的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又提醒着我们哪些传统的民族文化正在现代文明的匆匆脚步中被遗忘。

节日文化的起源和形成, 是人们对四季循环周期的认识。 古人首先认为四季变化和一切自然现象均是天地诸神支配的结果, 后来在太阳不停运转的过程中发现、 总结规律, 把禾谷成熟一次称之为一年。在这一年中又根据天文、 气候和物候分成24个节气, 每一个节气表示一个时间段。我们的传统节日是伴随着二十四节气而产生的, 具有一种不自觉的信仰意识和精神制约力, 每一个节日也是一年中民间习俗的节点, 每一个节日均包含着天文、 气象和物候的知识。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被赋予了起源、 发展和传说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体现了古人的情怀和兴趣。 古人创造节日文化的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规范节日的行为, 另一方面则是享受节日的快乐。

在外来文化中的节日习俗不断在我国升温的背景下, 传统节日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减退的现象, 已经引起国人的反思。翔实记录、 认真研究和宣传继承自己的民俗文化, 是每一个关心、 爱护传统文化的人的职责。

传统节日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已形成数千年之久。各种版本的传说、 典故、 记载数不胜数, 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在编写过程中, 作者取各种版本之精华, 集大家之共识, 尽自己之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