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心
图书中心
新书推荐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书中心 -> 新书推荐 -> 正文
矿业环境工程
  • 【作者】:林海
  • 【出版时间】:2010-12
  • 【字 数】:407(千字)
  • 【定 价】:¥35(元)
  • 【出 版 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87-0056-2
  • 【页 码】:248(页)
  • 【开 本】:16开

本书是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矿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 根据高等学校本科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规范的要求, 针对矿山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编写的适合于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材。

本书结合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 重点介绍了矿业工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阐述了矿业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的技术、 设备与工程应用实践。内容主要包括矿山开采和矿物加工过程中大气、 水、 固体废物、 噪声、 热害等的污染及其防治以及矿山复垦等相关知识。根据矿业发展中的新问题,融入了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新思路、 新技术及新设备, 突出了其实用性的特点。

本书除作为高等学校矿物加工工程、 采矿工程、 矿物资源工程、 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教学用书外, 也可供相关专业厂矿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第1章 绪论

1.1 环境与环境污染

1.1.1 环境

1.1.2 环境污染

1.2 矿业环境污染问题与危害

1.2.1 矿产资源开发对大气的污染

1.2.2 矿产资源开发破坏水资源

1.2.3 固体废物

1.2.4 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2.5 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物理污染

1.3 国外矿业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

1.3.1 国外矿业环境污染现状

1.3.2 国外典型矿业国家矿业环境恢复治理

1.4 我国矿业环境污染现状及措施

1.4.1 我国矿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1.4.2 矿业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

1.4.3 治理矿业环境污染的措施及对策

1.5 矿业环境污染治理发展趋势

1.5.1 走矿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1.5.2 矿区生态系统规划与设计

1.5.3 全面展开矿区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

1.5.4 矿区生态技术的发展

1.5.5 循环经济将受到重视

1.5.6 资源化利用矿业工业废物出现新的局面

1.5.7 促进矿业全球化发展

1.5.8 21世纪中国矿业任重而道远

第2章 矿业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1 概述

2.1.1 大气结构与组成

2.1.2 大气污染的发生及类型

2.1.3 大气污染的危害

2.1.4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监测技术

2.1.5 影响大气污染的因素

2.2 矿井空气污染与防治

2.2.1 矿井空气污染来源和特点

2.2.2 矿井空气污染防治技术

2.2.3 工程应用实例

2.3 矿山粉尘来源及危害

2.3.1 矿山粉尘来源与分类

2.3.2 矿山粉尘性质与测定方法

2.3.3 矿山粉尘危害与评价

2.4 地下矿防尘技术

2.4.1 产尘点及粉尘特点

2.4.2 防尘技术

2.4.3 工程应用实例

2.5 露天矿防尘技术

2.5.1 粉尘来源与性质

2.5.2 防尘技术

2.5.3 工程应用实例

2.6 矿物加工过程防尘技术

2.6.1 粉尘来源及特点

2.6.2 粉尘控制技术

2.6.3 工程应用实例

2.7 矿山毒气防治技术

2.7.1 矿山毒气来源与性质

2.7.2 矿山防毒技术

2.7.3 工程应用实例

第3章 矿业水污染及其防治

3.1 概述

3.1.1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

3.1.2 矿业废水的污染特点

3.1.3 矿业废水的来源与危害

3.2 矿业废水的主要污染物

3.2.1 有机污染物

3.2.2 无机污染物

3.2.3 油类污染物

3.2.4 固体污染物

3.2.5 生物污染物

3.3 水质指标与废水排放标准

3.3.1 水质指标

3.3.2 水质标准

3.3.3 废水排放标准

3.3.4 矿业废水水质监测

3.4 矿业废水处理技术与设备

3.4.1 矿业废水处理技术与方法

3.4.2 矿业废水再生回用技术与方法

3.4.3 矿业废水处理设备

3.5 矿业废水处理与应用实例

3.5.1 采矿排水

3.5.2 选矿废水

3.5.3 尾矿库排水

3.5.4 湿法冶金废水

3.5.5 其他典型矿业废水

第4章 矿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4.1 概述

4.1.1 矿业固体废物来源和分类

4.1.2 矿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

4.2 矿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的基本原则

4.2.1 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

4.2.2 矿业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政策

4.2.3 矿业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标准

4.3 矿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原理与技术

4.3.1 矿业固体废物处理原理与技术

4.3.2 矿业固体废物处置原理与技术

4.4 矿业固体废物处置技术及应用实例

4.4.1 尾矿库建设与管理

4.4.2 排土场建设与管理

4.4.3 采区回填与充填

第5章 矿业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5.1 概述

5.1.1 振动、声波

5.1.2 矿业噪声的来源与分类

5.1.3 矿业噪声的特点与危害

5.2 矿业噪声控制标准及监测方法

5.2.1 噪声控制标准

5.2.2 噪声监测方法

5.3 噪声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5.3.1 噪声控制的原理

5.3.2 吸声降噪

5.3.3 隔声降噪

5.3.4 隔振降噪

5.4 矿业机械设备噪声控制技术与应用实例

5.4.1 风动凿岩机噪声控制

5.4.2 凿岩台车噪声控制

5.4.3 风机噪声控制

5.4.4 空压机噪声控制

5.4.5 破碎设备噪声控制

5.4.6 磨机噪声控制

第6章 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

6.1 概述

6.1.1 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

6.1.2 我国矿山土地复垦现状

6.2 矿山土地复垦规划和设计

6.2.1 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原则

6.2.2 矿山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6.2.3 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内容

6.3 矿山土地复垦优化系统

6.3.1 矿山土地复垦模式

6.3.2 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实践

6.4 矿山生态修复模式与系统优化

6.4.1 矿山生态修复模式

6.4.2 矿山生态修复系统优化

6.5 矿山生态修复评价与管护

6.5.1 矿山复垦土地评价方法

6.5.2 矿山复垦土地评价指标与实践

6.5.3 矿山复垦土地权属调整与管护

6.6 矿山土地复垦技术与应用实例

6.6.1 露天矿采空区复垦

6.6.2 废石场复垦

6.6.3 尾矿库复垦

6.6.4 塌陷区复垦

第7章 矿井热污染及其防治

7.1 概述

7.2 矿井热污染的来源及其危害

7.2.1 矿井热污染来源

7.2.2 矿井热污染的危害

7.3 矿井气候条件的监测与指标

7.3.1 监测方法与仪器

7.3.2 热环境的舒适指标

7.3.3 矿内气温的影响因素

7.4 矿井热污染防治技术及应用

7.4.1 通风降温

7.4.2 天然水湿及干式冷护降温

7.4.3 冷冻机制冷降温

7.5 热污染防治常用设备

7.5.1 通风降温设备

7.5.2 水湿及干式降温设备

7.5.3 冷冻制冷降温设备

第8章 矿业其他污染及其防治

8.1 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

8.1.1 电磁辐射的危害

8.1.2 电磁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机理

8.1.3 矿业射频污染源的种类和传播途径

8.1.4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技术

8.2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

8.2.1 放射性及其危害

8.2.2 矿业放射性污染的来源

8.2.3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技术

8.3 光污染与防护

8.3.1 光污染的性质与危害

8.3.2 光污染的来源

8.3.3 光污染的防护

参考文献

环境问题是新世纪全人类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在矿业开发和矿物加工过程中, 环境污染与破坏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高等学校为地矿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矿业环境工程课程,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培养复合型人才, 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本书在查阅国内外大量科技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 重点阐述了矿山环境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和措施。主要包括矿业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矿业水污染及其防治、 矿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矿业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 矿业热污染及其防治等内容。

本书是关于矿业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专用教材, 针对性和实用性强;根据现代矿业生产发展中的新问题, 吸收融入了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新思路、 新技术及新设备, 重点突出其实用性。

本书共8章。第1章绪论(由北京科技大学林海教授编写); 第2章矿业大气污染及其防治(2.1、 2.2由河北理工大学李凤久教授编写, 2.3、 2.4、 2.5、 2.6、 2.7由北京科技大学林海教授编写); 第3章矿业水污染及其防治(3.1、 3.2、 3.3由昆明理工大学徐晓军教授编写, 3.4、 3.5由武汉理工大学李晔教授编写)、 第4章矿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4.1、 4.2、 4.3由贵州大学张覃教授编写, 4.4、 4.5由武汉理工大学彭长琪教授编写); 第5章矿业噪声污染及其控制(由武汉理工大学杨红刚教授编写); 第6章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由贵州大学张小武教授编写); 第7章矿井热污染及其防治(由昆明理工大学徐晓军、 周平教授编写); 第8章矿业其他污染及其防治(由北京科技大学李正要博士编写)。

全书由林海教授统稿。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邹安华讲师、 研究生陈京玉、 石磊、 薛秋玉、 董颖博的大力帮助, 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 书中不妥之处, 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0年2月于北京

“人口、 发展与环境”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矿物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 铁器时代, 到煤、 石油、 天燃气, 到电能和原子能的利用, 人类社会生产的每一次巨大进步, 都与矿物资源利用水平的飞跃发展密切相关。

人类利用矿物资源已有数千年历史, 但直到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 世界工业生产快速发展, 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和自动化成为现实, 对矿物原料的需求也同步增大, 造成了“矿物加工”技术从古代的手工作业向工业技术的真正转变, 在处理天然矿物原料方面获得大规模工业应用。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正进入快速工业化阶段,矿产资源的人均消费量及消费总量高速增长, 未来发展的资源压力随之加大。我国金属矿产资源总量不少, 但禀赋差、 品位低、 颗粒细、 多金属共生复杂难处理, 矿产资源和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率都比较低。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复杂贫细矿物资源的综合回收: 随着富矿和易选矿物资源不断开采利用而日趋减少, 复杂、 贫细、 难处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

(2)废石及尾矿的加工利用: 在选矿过程中, 全部矿石经过碎磨, 消耗了大量原材料和能源, 通常只回收占总矿石质量10%~30%的有用矿物, 大量的伴生非金属矿不仅未能有效利用, 并且当作“废石”和“尾矿”堆存成为环境和灾害的隐患。

(3)二次资源: 矿山、 冶炼厂、 化工厂等排出的废水、 废渣、 废气中的稀有、 稀散和贵金属, 废旧汽车、 电缆、 机器及废旧金属制品等都是仍然可以利用的宝贵的二次资源。由于一次资源逐步减少, 二次资源的再生利用技术的开发无疑成了矿物加工领域的重要课题。

(4)海洋资源: 海洋锰结核、 钴结壳是赋存于深海底的巨大矿产资源, 除富含锰外, 铜、 钴、 镍等金属的储量也十分丰富, 此外, 海水中含有的金属在未来陆地资源贫化、 枯竭时, 也将成为人类的宝贵资源。

(5)非矿物资源: 城市垃圾、 废纸、 废塑料、 城市污泥、 油污土壤、 石油开采油污水、 内陆湖泊中的金属盐、 重金属污泥等, 也都是数量可观的能源资源, 需要研发新的加工利用技术加以回收利用。

面对上述问题, 矿物加工科技领域及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矿物加工工程学与相邻学科的相互交叉、 渗透、 融合, 如物理学、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 生物工程学、 数学、 计算机科学、 采矿工程学、 矿物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已大大促进了矿物加工学科的拓展, 形成各种高效益、 低能耗、 无污染矿物资源加工新知识、 新技术及新的研究领域。

矿物加工的主要学科方向有:

(1)浮选化学: 浮选电化学; 浮选溶液化学; 浮选表面及胶体化学。

(2)复合物理场矿物分离加工: 根据流变学、 紊流力学、 电磁学等研究重力场、 电磁力场或复合物理场(重力+磁力+表面力)中, 颗粒运动行为, 确定细粒矿物的分级、 分选条件等。

(3)高效低毒药剂分子设计: 根据量子化学、 有机化学、 表面化学研究药剂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针对特定的用途, 设计新型高效矿物加工用药剂。

(4)矿物资源的生化提取: 用生物浸出、 化学浸出、 溶剂萃取、 离子交换等处理复杂贫细矿物资源, 如低品位铜矿、 铀矿、 金矿的提取, 煤脱硫等。

(5)直接还原与矿物原料造块: 主要从事矿物原料造块与精加工方面的科学研究。

(6)复杂贫细矿物资源综合利用: 研究选-冶联合、 选矿、 多种选矿工艺(重、 磁、 浮)联合等处理一些大型复杂贫细多金属矿的工艺技术和基础理论, 研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7)矿物精加工与矿物材料: 通过提纯、 超细粉碎、 纳米材料制备、 表面改性和材料复合制备等方法和技术, 将矿物加工成可用的高科技材料。

现今的矿物加工工程科学技术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相比, 已有更新更广的大发展。为了适应矿业快速发展的形势, 国家需要大批掌握现代相关前沿学科知识和广泛技术领域的矿物加工专业人才, 因此, 搞好教材建设, 适度更新和拓宽教材内容对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目前使用的教材, 许多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出版的教材基础上编写的, 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更新和提高已迫在眉睫。随着教育部专业教育规范及专业论证等有关文件的出台, 编写系统的、 符合矿物加工专业教育规范的全国统编教材, 已成为各高校矿物加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2006年10月在中南大学召开的2006—2010年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地矿学科教指委)成立大会指出教材建设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会上,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与会代表酝酿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系列教材的编写拟题, 之后, 中南大学出版社主动承担该系列教材的出版工作, 并积极协助地矿学科教指委于2007年6月在中南大学召开了“全国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科发展与教材建设研讨会”, 来自全国17所院校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领导及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拟定了矿物加工专业系列教材的选题和主编单位。此后分别在昆明和长沙又召开了两次矿物加工专业系列教材编写大纲的审定工作会议。系列教材参编高校开始了认真的编写工作, 在大部分教材初稿完成的基础上, 2009年10月在贵州大学召开了教材审稿会议, 并最终定稿, 交由中南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

本次矿物加工专业系列教材是在总结以往教学和教材编撰经验的基础上, 以推动新世纪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为宗旨, 提出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系列教材的编写原则和要求: ①教材的体系、 知识层次和结构要合理; ②教材内容要体现科学性、 系统性、 新颖性和实用性; ③重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 强调实践性和针对性; ④体现时代特性和创新精神, 反映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的新原理、 新技术、 新方法等。矿物加工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教材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本系列教材的出版对我国矿物加工工程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将起到十分积极的推进作用。

形成一整套符合上述要求的教材, 是一项有重要价值的艰巨的学术工程, 决非一人一单位之力可以成就的, 也并非一日之功即可造就的。许多科技教育发达的国家, 将撰写出版了水平很高的、 广泛应用的并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教材, 视为与高水平科学论文、 高水平技术研发成果同等重要, 具有同等学术价值的工作成果, 并对获得此成果的人员给予的高度的评价, 一些国家还把这类成果, 作为评定科技人员水平和业绩和判据之一。我们认为这一做法在我国也应当接纳及给予足够的重视。

感谢所有参加矿物加工专业系列教材编写的老师, 感谢中南大学出版社热情周到的出版服务。

王淀佐

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