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心
图书中心
新书推荐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书中心 -> 新书推荐 -> 正文
特殊矿产资源开采方法与技术
  • 【作者】:刘爱华,李夕兵,赵国彦
  • 【出版时间】:2009-04
  • 【字 数】:414(千字)
  • 【定 价】:¥32.00(元)
  • 【出 版 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5-829-1
  • 【页 码】:264(页)
  • 【开 本】:16开
本书在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基本组成及其分类的基础上,对矿产资源的传统开采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进一步确定了特殊矿产资源的基本类型,分门别类地论述了特殊矿产资源的开采方法和关键技术。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集采、选、冶为一体的化学采矿(溶浸采矿)理论与技术,指出该方法和技术能用于废石中有用成分浸出、尾矿回收、难采、难选或贫矿资源的回采,并给出了工程应用实例。分析了海洋环境下采矿作业的特殊性,重点介绍了海洋基岩矿床的一般开采方法与技术和深海表层沉积矿床的海洋船开采理论与关键技术。对于具有水溶性的盐类矿床和具有热熔特性的自然硫矿床,分别介绍了钻孔水溶法采盐和钻孔热熔法采硫的方法与技术。对于松散性强的砂矿床,则主要介绍了用于露天采砂的水力冲采方法与技术以及用于海滨、河滩砂矿床开采的采砂船开采方法与技术。同时,对能有效用于贫煤资源开发利用,既环保又安全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和工艺进行了介绍。

另外,对于不属于一般矿产资源范畴的地热资源,本书也详细讨论和介绍了其开发利用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主要工艺流程等。在书的最后部分,还积极展望了极地和太空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讨论了其技术体系的特殊性。

本书可作为高校采矿工程、资源与环境工程、选矿工程等地矿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图书。

第1章 绪 论……………………………………………………………………………… (1)
1.1 矿产资源基本概念与分类………………………………………………………… (1)
1.2 我国自然资源概况………………………………………………………………… (1)
1.2.1 概况…………………………………………………………………………… (1)
1.2.2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 (2)
1.3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
1.4 我国矿产资源短缺原因分析……………………………………………………… (4)
1.5 特殊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5)
1.6 特殊矿产资源开采方法与技术的基本内容……………………………………… (6)
第2章 采矿方法与技术概述……………………………………………………………… (7)
2.1 采矿方法与技术基本概念………………………………………………………… (7)
2.2 传统采矿方法与技术基本分类…………………………………………………… (7)
2.2.1 按回采对象的不同进行划分…………………………………………………… (7)
2.2.2 按回采工艺的不同进行划分…………………………………………………… (8)
2.3 特殊采矿方法与技术基本分类………………………………………………… (13)
2.3.1 化学浸出和微生物浸出采矿法………………………………………………… (13)
2.3.2 海底与极地资源特殊开采…………………………………………………… (15)
2.3.3 盐类矿床开采………………………………………………………………… (18)
2.3.4 砂矿床开采…………………………………………………………………… (19)
2.3.5 自然硫矿床开采……………………………………………………………… (20)
2.3.6 煤炭地下气化开采…………………………………………………………… (21)
2.3.7 地热开采…………………………………………………………………… (22)
2.3.8 太空采矿法…………………………………………………………………… (23)
第3章 化学浸矿理论与技术……………………………………………………………… (26)
3.1 化学浸矿法的实质、意义及前景………………………………………………… (26)
3.2 化学浸矿法的基本理论………………………………………………………… (27)
3.2.1 金属矿物化学浸出的原理…………………………………………………… (27)
3.2.2 对浸出剂的要求、选择与制备………………………………………………… (31)
3.2.3 矿物可浸性分析……………………………………………………………… (32)
3.2.4 可浸性试验室试验、半工业试验及生产试验…………………………………… (35)
3.3化学浸矿法的分类与工艺………………………………………………………… (36)
3.3.1 基本分类…………………………………………………………………… (36)
3.3.2 地表堆浸法工艺……………………………………………………………… (37)
3.3.3 原地浸出法工艺……………………………………………………………… (49)
3.4.4 微生物浸矿…………………………………………………………………… (65)
3.5 浸出液中目标金属的提取机理与方法………………………………………… (71)
3.5.1 概述………………………………………………………………………… (71)
3.5.2 置换沉淀法…………………………………………………………………… (71)
3.5.3 离子交换法…………………………………………………………………… (71)
3.5.4 溶剂萃取法…………………………………………………………………… (73)
3.5.5 活性炭吸附法………………………………………………………………… (74)
3.5.6 电积法……………………………………………………………………… (75)
3.6 浸出过程控制与浸出效率……………………………………………………… (76)
3.6.1 浸出过程控制基本内容……………………………………………………… (76)
3.6.2 提高浸出效率的有效方法…………………………………………………… (77)
3.7 化学浸矿法对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与治理…………………………………… (80)
3.7.1 造成环境污染的成因分析…………………………………………………… (80)
3.7.2 对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 (80)
第4章 化学浸矿理论与技术的实际应用………………………………………………… (83)
4.1 金属铜的浸出…………………………………………………………………… (83)
4.1.1 贫矿或废石中回收金属铜…………………………………………………… (83)
4.1.2 铜类矿物的浸出工艺………………………………………………………… (83)
4.1.3 铜金属的提取过程…………………………………………………………… (83)
4.1.4 工程应用…………………………………………………………………… (84)
4.2 金属金、银的浸出………………………………………………………………… (87)
4.2.1 金银类矿物的可浸性………………………………………………………… (87)
4.2.2 浸出剂的选取………………………………………………………………… (87)
4.2.3 金银的提取过程……………………………………………………………… (87)
4.2.4 堆浸法采金中的浸金溶液分布技术…………………………………………… (90)
4.2.5 工程应用…………………………………………………………………… (92)
4.3 金属铀的浸出…………………………………………………………………… (96)
4.3.1 溶浸采铀的基本原理………………………………………………………… (96)
4.3.2 溶浸采铀的基本工艺流程…………………………………………………… (97)
4.3.3 铀的浸出…………………………………………………………………… (97)
4.3.4 铀的提取…………………………………………………………………… (98)
4.3.5 工程应用…………………………………………………………………… (100)
第5章 海洋开采理论与技术…………………………………………………………… (103)
5.1 概述……………………………………………………………………………… (103)
5.1.1 海洋与人类………………………………………………………………… (103)
5.1.2 海、洋及海底地形…………………………………………………………… (104)
5.1.3 海洋资源及其分类………………………………………………………… (106)
5.1.4 海洋开发相关技术………………………………………………………… (108)
5.1.5 我国海洋开发现状………………………………………………………… (112)
5.2 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113)
5.2.1 浅海矿产资源……………………………………………………………… (113)
5.2.2 深海矿产资源……………………………………………………………… (113)
5.2.3 海底基岩中的固体矿床……………………………………………………… (114)
5.3 海洋开采理论与技术…………………………………………………………… (115)
5.3.1 海洋采矿的特殊性………………………………………………………… (115)
5.3.2 海洋采矿方法基本分类……………………………………………………… (117)
5.4 海洋采矿工艺…………………………………………………………………… (117)
5.4.1 海底基岩矿床开采工艺……………………………………………………… (117)
5.4.2 浅海沉积矿床开采工艺……………………………………………………… (120)
5.4.3 深海沉积矿床开采工艺……………………………………………………… (121)
5.5 海洋船开采系统的基本构成…………………………………………………… (123)
5.6 几种常见的海洋船开采方法及基本构成……………………………………… (123)
5.7 海底提升系统…………………………………………………………………… (138)
5.8 其他海洋开采方法……………………………………………………………… (140)
5.9 海洋采矿与海洋环境保护……………………………………………………… (141)
5.9.1 影响海洋环境的主要因素…………………………………………………… (141)
5.9.2 海洋采矿对海底环境的影响………………………………………………… (142)
5.9.3 海洋采矿对海表环境的影响………………………………………………… (144)
5.9.4 海洋采矿对海岸环境的影响………………………………………………… (144)
5.10 国际海洋公约与海洋资源共享……………………………………………… (145)
第6章 盐类矿床开采…………………………………………………………………… (147)
6.1 概述……………………………………………………………………………… (147)
6.1.1 盐矿资源概况……………………………………………………………… (147)
6.1.2 盐类矿床的矿物组成及其特点……………………………………………… (148)
6.1.3 盐类矿产资源分类………………………………………………………… (150)
6.1.4 盐类矿床的形成条件、地质特征及分类……………………………………… (151)
6.2 盐类矿床开采方法……………………………………………………………… (154)
6.2.1 概述………………………………………………………………………… (154)
6.2.2 盐湖矿床开采方法………………………………………………………… (154)
6.2.3 盐类矿床的水采技术………………………………………………………… (157)
6.3 几种常见水采技术的基本工艺………………………………………………… (163)
6.3.1 单井对流法………………………………………………………………… (163)
6.3.2 油(气)垫单井对流法……………………………………………………… (166)
6.3.3 水力压裂法………………………………………………………………… (168)
6.4 岩盐开采的综合利用———石油储库建设……………………………………… (172)
6.4.1 概述………………………………………………………………………… (172)
6.4.2 发展地下盐穴石油储库……………………………………………………… (173)
6.4.3 地下盐穴的储油机理………………………………………………………… (174)
6.4.4 地下盐穴的构筑条件………………………………………………………… (174)
6.4.5 大力发展盐穴石油储库……………………………………………………… (174)
第7章 硫矿资源及其开采……………………………………………………………… (176)
7.1 硫矿资源………………………………………………………………………… (176)
7.1.1 概述………………………………………………………………………… (176)
7.1.2 硫矿物基本特点…………………………………………………………… (176)
7.1.3 硫矿物的用途及技术经济指标……………………………………………… (178)
7.2 中国硫矿资源…………………………………………………………………… (179)
7.2.1 中国硫矿资源概况………………………………………………………… (179)
7.2.2 中国硫矿资源特点………………………………………………………… (180)
7.3 常见硫矿床的地质特征………………………………………………………… (181)
7.3.1 硫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 (181)
7.3.2 硫矿床的矿床类型………………………………………………………… (182)
7.3.3 硫矿地质勘查……………………………………………………………… (183)
7.4 硫矿开采………………………………………………………………………… (184)
7.4.1 开拓方式…………………………………………………………………… (184)
7.4.2 技术要求…………………………………………………………………… (184)
7.4.3 选矿与加工………………………………………………………………… (185)
7.5 自然硫矿床的钻孔热熔法开采………………………………………………… (186)
7.5.1 钻孔热熔法基本要素………………………………………………………… (186)
7.5.2 钻孔热熔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187)
7.5.3 钻孔热熔法的开采系统……………………………………………………… (188)
7.5.4 钻孔热熔法的采硫工艺……………………………………………………… (190)
7.6 硫矿开采与环境保护…………………………………………………………… (191)
7.6.1 硫对环境与健康的危害及其治理…………………………………………… (191)
7.6.2 硫铁矿对环境的危害及治理………………………………………………… (191)
7.6.3 硫铁矿矿山酸性水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191)
7.6.4 硫铁矿烧渣的污染与治理…………………………………………………… (192)
第8章 砂矿床开采……………………………………………………………………… (193)
8.1 概述……………………………………………………………………………… (193)
8.2 中国砂矿资源与开发利用……………………………………………………… (194)
8.2.1 中国砂矿资源……………………………………………………………… (194)
8.2.2 中国砂矿资源的开发利用…………………………………………………… (194)
8.3 砂矿床开采方法………………………………………………………………… (195)
8.3.1 河滩砂矿开采方法………………………………………………………… (196)
8.3.2 海滨或浅海砂矿开采方法…………………………………………………… (197)
8.4 陆地砂矿露天水力开采………………………………………………………… (198)
8.4.1 砂矿露天水力开采的开拓方法……………………………………………… (199)
8.4.2 砂矿露天水力开采的采矿工艺……………………………………………… (199)
8.4.3 砂矿露天水力开采的运输方法……………………………………………… (200)
8.4.4 砂矿露天水力开采的供水…………………………………………………… (202)
8.5 砂矿床开采新方法研究………………………………………………………… (202)
第9章 煤炭地下气化开采……………………………………………………………… (205)
9.1 概述……………………………………………………………………………… (205)
9.1.1 气化开采发展史简述………………………………………………………… (205)
9.1.2 气化开采概念、优势和发展方向…………………………………………… (206)
9.2 煤炭地下气化开采……………………………………………………………… (208)
9.2.1 煤炭地下气化开采基本原理………………………………………………… (208)
9.2.2 煤炭地下气化开采适用条件………………………………………………… (209)
9.2.3 煤炭地下气化开采的主要优点……………………………………………… (209)
9.3 煤炭地下气化的关键技术……………………………………………………… (210)
9.4 煤炭地下气化新工艺…………………………………………………………… (211)
9.5 煤炭地下气化与环境保护……………………………………………………… (212)
9.6 煤炭地下气化开采具体应用…………………………………………………… (213)
第10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214)
10.1 地热的定义、形成机理及分类………………………………………………… (214)
10.2 地热资源的基本特点………………………………………………………… (215)
10.3 地热的基本用途……………………………………………………………… (215)
10.4 中国地热资源简介…………………………………………………………… (216)
10.5 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17)
10.6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条件……………………………………………………… (218)
10.7 地热能利用技术的基本原理………………………………………………… (219)
10.7.1 常用地热能利用技术……………………………………………………… (219)
10.7.2 常用地热能利用技术的基本原理…………………………………………… (220)
10.8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中的关键———地热井设计与施工………………… (225)
10.8.1 地热井设计要求…………………………………………………………… (225)
10.8.2 地热井口装置……………………………………………………………… (226)
10.8.3 地热利用系统的防腐、防垢………………………………………………… (226)
10.9 地热井施工程序与关键环节………………………………………………… (228)
10.9.1 地热井施工程序…………………………………………………………… (228)
10.9.2 地热井施工关键环节……………………………………………………… (228)
10.9.3 地热井工程的划分………………………………………………………… (229)
10.10 地热水开发利用系统基本构成……………………………………………… (229)
10.11 中国地热资源管理体制、法律与制度……………………………………… (232)
10.11.1 管理体制………………………………………………………………… (232)
10.11.2 管理法规与制度…………………………………………………………… (232)
10.12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实例……………………………………………………… (235)
第11章 极地与太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37)
11.1 极地与太空资源概述………………………………………………………… (237)
11.1.1 概述……………………………………………………………………… (237)
11.1.2 南极矿产资源……………………………………………………………… (238)
11.1.3 北极矿产资源……………………………………………………………… (238)
11.1.4 太空矿产资源……………………………………………………………… (239)
11.2 极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前景………………………………………………… (239)
11.3 太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前景………………………………………………… (241)
11.4 离人类最近的太空资源———月球资源……………………………………… (242)
11.5 中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初步规划……………………………………………… (243)
11.6 宇宙资源的终极目标………………………………………………………… (244)
参考文献…………………………………………………………………………………… (245)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矿产资源,难以想象人类今天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地球上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那些地质赋存条件好、埋深较浅、品位高、容易开采、经济利用价值高的矿产资源已经和正在被大量地开发利用。事实上,人类已经或必将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地球资源枯竭、自然生存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能否借助新的科学与技术发现新资源,或利用新方法、新工艺提高现有矿产资源的回采率和综合利用率,延长地球矿产资源的使用年限等,已经成为人类能否及时、有效地解决因为资源短缺而带来的各种困扰,以及人类能否继续保持安全、和谐发展和进步的关键。

继续挖掘已有地球资源的综合利用潜力、开发新资源并向极地乃至太空要资源是解决人类能源短缺的根本途径。从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出发,首先应立足于地球资源,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机械装备,深化和拓展现有矿产资源的用途,加大对新型矿产资源和极地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利用力度。同时,也应有走出地球、探索太空的勇气,加快开发利用太空矿产资源的步伐。对特殊矿产资源开采方法与技术进行未雨绸缪的研究正是这种大背景下的一项既具有重要理论探索,又具有工程实际应用价值的前瞻性工作。

正因为如此,作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采矿技术和科学,将在为人类解决资源枯竭问题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采矿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原料采掘工业,其实质是一种物料的选择性采集和搬运过程。它涉及破碎、松散物料运移、流体输送、矿山岩石力学、矿业系统工程、环境再造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等理论。需要运用数学、物理、力学、化学、地质学、系统科学、电子计算机等学科的最新成果。时至今日,采矿技术和科学将不再仅仅是从地壳内或地表开采金属、非金属和煤等矿产资源的技术和科学,当然也应该包括适用于特殊赋存与环境条件下的这些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和技术———特殊矿产资源开采方法与技术。

一般矿产资源多用传统的采矿方法,即露天开采方法和地下开采方法进行开采。前者是在露天条件下,将埋藏较浅的矿石,从矿坑露天矿、山坡露天矿或剥离露天矿进行开采。后者是将埋藏较深的矿石,在地下采用自然支护、人工支护及崩落采矿方法等将矿石开采出来。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矿产资源,由于它们在地质赋存条件、有用矿物品位、各种有用成分的比例以及矿物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具有特殊性,因而传统的采矿方法常常在技术上不能够完成对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或在经济上无法获得相当利润和预期回报,因此,这些特殊矿产资源必须选择和使用特殊的开采方法与技术。这正是本书所要介绍和讨论的内容。

事实上,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设备的不断完善,采矿工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有的国家已将机器人试用于井下回采工作面,完成对人员损害较大的矿种的开采。同时,为了确保矿山环境不被采矿工程严重破坏,尽可能延长矿产资源及相关自然资源的使用年限,各国制订了强有力的法律,采取有效措施,以便避免或减少采矿和选矿过程中生成的有毒气体、废水、废石和粉尘等物质以及噪声和振动等因素,对环境、土地、大气和水质等造成危害,大力研发废渣、废石、废液的重复使用、破坏后土地复用等技术,为确保地下水系的相对完整与安全,要求开展大水矿区保水开采技术的研究等。然而,随着人类对地下矿产的不断开采,开采品位由高到低,资源紧缺,迫使使用低品位、甚至难采、难选矿产,所以选择特殊采矿和选矿方法,进行综合采选、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回采率,降低矿石的损失率和贫化率成为必然。

我国是世界主要矿业大国之一。全国已建成国有矿山1万多座,集体及个体矿山20多万个。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贫矿多,富矿少;难选矿多,易选矿少;共生矿多,单一矿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率平均不超过50%,总体上综合利用率约为20%。目前我国综合利用搞得比较好的国有矿山仅占30%左右,部分进行综合利用的国有矿山为25%左右,完全没有进行综合利用的占45%,全国20多万个集体、个体矿山基本上不搞综合利用。与之相反,俄、美、日、法等经济发达国家为加强矿产综合利用工作,都已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以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资源供应。有些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建立专门机构支持矿业投资和开发研究。为吸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发达国家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矿山环境管理和政策法规体系,矿山企业自觉进行环境保护。

毋庸置疑,要有效地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技术是根本,制度和法规是保障。为了缩小我国和世界先进国家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上的差距,我们必须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避免走弯路和重蹈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重视科技进步,推动矿业发展趋向于管理集约化、科学化,发展矿产资源的高效、低成本、少污染的选冶加工短流程提取技术,低耗高效矿山装备的大型化、系列化,力求采、选、冶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同时,重点扶植和发展加工利用中低品位矿石和难选冶矿石的工艺技术及设备研制;完善用于处理低品位难选冶矿石的堆浸技术、生物浸出技术;深化铜、金、铀等金属的地下溶浸和就地浸出的工业化生产;推广极具前景的清洁能源生产工艺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等。可喜的是,相关部门已认识到研究特殊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和技术的战略意义及其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以863、973等国家重点计划和攻关科研项目的方式,不仅在政策上提供了开展这方面科学研究的国家级保障体系,也在资金上加大了投入和支撑力度。作者所参与的煤矿突水机理及防治基础理论研究(973计划项目:2007CB209400)即是其中一项,本书的出版发行得到了该项目的鼎力支持。

本书在介绍了矿产资源及其开采方法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以特殊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和技术为重点,归纳总结了化学浸矿理论与技术及其应用;海洋开采理论与技术;盐类、自然硫、砂矿床开采技术;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地热开发利用技术等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关键技术和主要工艺流程等内容。同时,展望了极地和太空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并讨论了其技术体系的特殊性。

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大量参考文献,并融入了自己的一些思路和想法,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得到读者的批评与指正。

作者
2009年3月

站在21世纪全球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审视世界矿业,可以清楚地看到,矿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与其他传统产业一样,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推动下,也正逐步走向现代化。就金属矿床开采领域而言,现今的采矿工程科学技术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为了适应矿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国家需要大批具有现代采矿知识的专业人才,因此,作为优秀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建设之一———教材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2006—2010年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地矿学科教指委)的成立大会上,委员们一致认为,抓教材建设是本届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重要任务之一,特别是金属矿采矿工程专业的教材,现在多是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教材更新已迫在眉睫。2006年10月18~20日在中南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地矿学科教指委全体会议,会上委员们就开始酝酿采矿工程专业系列教材的编写拟题;之后,中南大学出版社主动承担该系列教材的出版工作,并积极协助地矿学科教指委于2007年6月22~24日在中南大学召开了“全国采矿工程专业学科发展与教材建设研讨会”,来自全国17所院校的金属、非金属矿床采矿工程专业和部分煤矿开采专业的领导及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拟定了采矿工程专业系列教材的选题和主编单位;从那以后,地矿学科教指委和中南大学出版社又分别在昆明和长沙召开了两次采矿工程专业系列教材编写大纲的审定工作会议。

本次新规划出版的采矿工程专业系列教材侧重于金属矿床开采领域。编审委员会通过充分的沟通和研讨,在总结以往教学和教材编撰经验的基础上,以推动新世纪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为宗旨,提出了采矿工程专业系列教材的编写原则和要求:①教材的体系、知识层次和结构要合理,要遵循教学规律,既要有利于组织教学又要有利于学生学习;②教材内容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并做到有机结合;③要重视基础,又要强调采矿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和针对性;④要体现时代特性和创新精神,反映采矿工程学科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等。

采矿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采矿工程专业的教材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希望全国参与采矿工程专业教材编写的专家们共同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采矿工程专业新教材。我们相信,本系列教材的出版对我国采矿工程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和采矿工程专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将起到十分积极的推进作用,对我国矿山安全、经济、高效开采,保障我国矿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德生
中南大学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育部地矿学科教指委主任
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