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心
图书中心
新书推荐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书中心 -> 新书推荐 -> 正文
材料分析检测技术
  • 【作者】:谷亦杰,宫声凯
  • 【出版时间】:2009-02
  • 【字 数】:476(千字)
  • 【定 价】:¥38.00(元)
  • 【出 版 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5-701-0
  • 【页 码】:352(页)
  • 【开 本】:16开
本书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根据新时期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新的教学要求编写。本书系统、扼要地阐述了当今各主要的材料分析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探测过程和处理技术。全书共15章,内容包括:材料分析检测技术概述、X射线衍射分析、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分析、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扫描隧道显微分析和原子力显微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俄歇电子能谱分析、原子光谱分析、分子光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核磁共振谱分析、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分析、穆斯堡尔谱分析、热分析等。

本书除注重基础知识外,还对各种检测技术的应用做了介绍,并力图把计算机分析引入到材料分析检测技术当中。

本书可作为理工科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第1章 材料分析检测技术概述……………………………………………………… (1)
1.1 引言………………………………………………………………………………… (1)
1.2 衍射分析方法概述………………………………………………………………… (1)
1.2.1 X射线衍射分析……………………………………………………………… (2)
1.2.2 电子衍射分析………………………………………………………………… (5)
1.3 电子显微分析方法概述…………………………………………………………… (8)
1.3.1 电子显微分析的物理学基础———德布罗意波…………………………………… (8)
1.3.2 电子显微分析………………………………………………………………… (10)
1.4 电子能谱分析方法概述………………………………………………………… (12)
1.5 光谱分析方法概述……………………………………………………………… (13)
1.5.1 光谱分析过程与仪器简述…………………………………………………… (13)
1.5.2 光谱分析方法的大致应用…………………………………………………… (15)
1.6 计算机在分析测试技术中的应用概述………………………………………… (16)
1.6.1 计算机在X射线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16)
1.6.2 计算机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中的应用………………………………………… (19)
第2章 X射线衍射分析……………………………………………………………… (20)
2.1 X射线物理学基础……………………………………………………………… (20)
2.1.1 X射线的产生………………………………………………………………… (20)
2.1.2 连续X射线谱………………………………………………………………… (23)
2.1.3 特征X射线谱………………………………………………………………… (25)
2.2 X射线衍射几何………………………………………………………………… (27)
2.2.1 布拉格方程…………………………………………………………………… (27)
2.2.2 倒易点阵及衍射矢量方程…………………………………………………… (31)
2.3 X射线衍射强度………………………………………………………………… (36)
2.3.1 一个电子的散射强度………………………………………………………… (37)
2.3.2 原子散射强度………………………………………………………………… (38)
2.3.3 晶胞衍射强度………………………………………………………………… (39)
2.3.4 小晶体散射的积分强度……………………………………………………… (40)
2.3.5 多晶体衍射积分强度………………………………………………………… (43)
2.3.6 影响衍射强度的其他因素…………………………………………………… (45)
2.4 X射线衍射方法………………………………………………………………… (47)
2.4.1 多晶体衍射方法……………………………………………………………… (47)
2.4.2 单晶体衍射方法……………………………………………………………… (54)
2.5 X射线衍射分析………………………………………………………………… (55)
2.5.1 物相分析…………………………………………………………………… (55)
2.5.2 点阵常数的精确测定………………………………………………………… (61)
2.5.3 宏观内应力测定……………………………………………………………… (63)
2.5.4 晶体取向的测定……………………………………………………………… (67)
2.5.5 聚合物材料X射线分析……………………………………………………… (69)
2.5.6 非晶材料的X射线散射分析………………………………………………… (70)
2.5.7 薄膜材料的X射线散射分析………………………………………………… (74)
2.5.8 计算机在X射线结构分析与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77)
习 题…………………………………………………………………………………… (77)
第3章 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分析………………………………………… (79)
3.1 基本原理………………………………………………………………………… (79)
3.1.1 XAS现象…………………………………………………………………… (79)
3.1.2 EXAFS现象………………………………………………………………… (80)
3.1.3 波的傅立叶变换……………………………………………………………… (80)
3.1.4 径向分布函数(RDF)和径向结构函数(RSF)…………………………………… (81)
3.2 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实验方法………………………………………… (83)
3.2.1 XAFS数据采集……………………………………………………………… (83)
3.2.2 EXAFS数据拟合……………………………………………………………… (84)
3.3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的应用………………………………………………… (87)
3.3.1 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在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87)
3.3.2 用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研究大气颗粒物中铁的种态…………………… (88)
习 题…………………………………………………………………………………… (89)
第4章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90)
4.1 透射电子显微镜构造及工作原理……………………………………………… (90)
4.1.1 透射电镜成像原理…………………………………………………………… (90)
4.1.2 透射电镜结构………………………………………………………………… (91)
4.1.3 透射电镜电子光学系统……………………………………………………… (92)
4.1.4 加速电压与电子波的波长…………………………………………………… (98)
4.1.5 电子束倾斜、平移原理……………………………………………………… (99)
4.1.6 电磁透镜对电子束的会聚作用及焦距………………………………………… (99)
4.1.7 光阑的限场作用…………………………………………………………… (101)
4.1.8 显微镜的分辨本领………………………………………………………… (101)
4.1.9 电磁透镜的像差…………………………………………………………… (102)
4.1.10 透射电镜合轴……………………………………………………………… (104)
4.2 样品制备………………………………………………………………………… (104)
4.2.1 粉末样品的制备…………………………………………………………… (106)
4.2.2 薄膜样品的制备…………………………………………………………… (107)
4.3 衍射斑的形成理论与基本成像操作…………………………………………… (111)
4.3.1 衍射斑的形成理论………………………………………………………… (112)
4.3.2 电子衍射谱的标定………………………………………………………… (119)
4.3.3 电子衍射技术……………………………………………………………… (127)
4.4 电子显微学衍衬成像理论……………………………………………………… (128)
4.4.1 基本概念…………………………………………………………………… (129)
4.4.2 衍衬运动学理论…………………………………………………………… (132)
4.4.3 衍衬动力学理论…………………………………………………………… (137)
4.4.4 常用衍衬分析成像方法……………………………………………………… (139)
4.5 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简介………………………………………………………… (140)
4.5.1 相位衬度…………………………………………………………………… (141)
4.5.2 相位传递函数与Scherzer欠焦条件…………………………………………… (141)
4.5.3 高分辨显微图像…………………………………………………………… (142)
4.5.4 扫描透射技术……………………………………………………………… (146)
4.5.5 球差校正技术……………………………………………………………… (146)
4.6 透射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148)
4.6.1 位错衬度分析及柏氏矢量的确定…………………………………………… (149)
4.6.2 层错分析…………………………………………………………………… (156)
4.6.3 波纹图……………………………………………………………………… (160)
4.6.4 第二相应变场衬度………………………………………………………… (161)
习 题………………………………………………………………………………… (161)
第5章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 (163)
5.1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163)
5.1.1 工作原理及构造…………………………………………………………… (163)
5.1.2 扫描电镜的像衬度及其应用………………………………………………… (169)
5.2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174)
5.2.1 电子探针的分析原理和构造………………………………………………… (175)
5.2.2 X射线谱仪………………………………………………………………… (175)
5.2.3 电子探针的分析方法和应用………………………………………………… (178)
习 题………………………………………………………………………………… (181)
第6章 扫描隧道显微分析和原子力显微分析………………………………… (182)
6.1 扫描隧道显微镜………………………………………………………………… (182)
6.1.1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182)
6.1.2 扫描隧道显微镜分析的特点及应用………………………………………… (185)
6.2 原子力显微镜…………………………………………………………………… (191)
6.2.1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191)
6.2.2 原子力显微镜的应用………………………………………………………… (195)
习 题………………………………………………………………………………… (196)
第7章 光电子能谱分析……………………………………………………………… (197)
7.1 X射线光电子能谱……………………………………………………………… (197)
7.1.1 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基本原理……………………………………………… (197)
7.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199)
7.1.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与应用……………………………………………… (201)
7.1.4 样品的制备………………………………………………………………… (204)
7.2 紫外光电子能谱………………………………………………………………… (205)
7.2.1 紫外光电子能谱的原理……………………………………………………… (206)
7.2.2 紫外光电子能谱仪………………………………………………………… (206)
7.2.3 紫外光电子能谱分析与应用………………………………………………… (208)
习 题………………………………………………………………………………… (210)
第8章 俄歇电子能谱分析…………………………………………………………… (211)
8.1 基本原理………………………………………………………………………… (211)
8.1.1 俄歇电子发射……………………………………………………………… (211)
8.1.2 俄歇电子能量……………………………………………………………… (213)
8.1.3 俄歇电子产额……………………………………………………………… (215)
8.1.4 电子能谱…………………………………………………………………… (216)
8.1.5 电子逃逸深度……………………………………………………………… (217)
8.2 基本装置与实验方法…………………………………………………………… (218)
8.2.1 基本装置…………………………………………………………………… (218)
8.2.2 数据收取…………………………………………………………………… (219)
8.2.3 定量分析…………………………………………………………………… (220)
8.2.4 化学态的判断……………………………………………………………… (221)
8.2.5 结果形式…………………………………………………………………… (222)
8.2.6 方法的局限性……………………………………………………………… (223)
8.3 应用实例………………………………………………………………………… (224)
8.3.1 微电子学的应用…………………………………………………………… (224)
8.3.2 多层膜的研究……………………………………………………………… (227)
8.3.3 表面偏聚的研究…………………………………………………………… (228)
8.3.4 晶界的化学成分…………………………………………………………… (229)
8.4 AES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230)
习 题………………………………………………………………………………… (231)
第9章 原子光谱分析………………………………………………………………… (232)
9.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232)
9.1.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原理……………………………………………………… (232)
9.1.2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器……………………………………………………… (233)
9.1.3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234)
9.1.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 (237)
9.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238)
9.2.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理……………………………………………………… (238)
9.2.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器……………………………………………………… (239)
9.2.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 (242)
9.3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 (244)
9.3.1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原理……………………………………………………… (244)
9.3.2 原子荧光分析仪器………………………………………………………… (245)
9.3.3 原子荧光分析方法及应用…………………………………………………… (246)
习 题………………………………………………………………………………… (246)
第10章 分子光谱分析……………………………………………………………… (247)
10.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247)
10.1.1 基本原理…………………………………………………………………… (247)
10.1.2 分光光度计………………………………………………………………… (252)
10.1.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应用………………………………………………… (253)
10.2 分子荧光光谱法……………………………………………………………… (257)
10.2.1 基本原理…………………………………………………………………… (258)
10.2.2 荧光光谱仪………………………………………………………………… (261)
10.2.3 分子荧光光谱应用………………………………………………………… (262)
10.3 红外吸收光谱法……………………………………………………………… (264)
10.3.1 基本原理…………………………………………………………………… (264)
10.3.2 红外光谱吸收仪…………………………………………………………… (265)
10.3.3 红外光谱仪的应用………………………………………………………… (268)
习 题………………………………………………………………………………… (272)
第11章 拉曼光谱分析……………………………………………………………… (274)
11.1 概述…………………………………………………………………………… (274)
11.2 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 (275)
11.2.1 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 (275)
11.2.2 拉曼光谱图………………………………………………………………… (275)
11.2.3 红外活性振动和拉曼活性振动……………………………………………… (277)
11.2.4 拉曼光谱选律……………………………………………………………… (278)
11.2.5 拉曼光谱的参数…………………………………………………………… (279)
11.3 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的比较………………………………………………… (280)
11.4 激光拉曼光谱仪……………………………………………………………… (283)
11.4.1 色散型激光拉曼光谱仪…………………………………………………… (283)
11.4.2 傅立叶拉曼光谱仪………………………………………………………… (283)
11.5 拉曼光谱的应用……………………………………………………………… (284)
11.5.1 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284)
11.5.2 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286)
11.5.3 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287)
11.5.4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288)
11.5.5 拉曼光谱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290)
11.5.6 拉曼光谱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290)
11.5.7 拉曼光谱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和研究………………………………………… (293)
习 题………………………………………………………………………………… (295)
第12章 核磁共振谱分析…………………………………………………………… (297)
12.1 核磁共振谱法基本原理……………………………………………………… (297)
12.1.1 基本原理…………………………………………………………………… (297)
12.1.2 化学位移与磁屏蔽………………………………………………………… (299)
12.1.3 自旋偶合和自旋裂分……………………………………………………… (300)
12.2 核磁共振谱仪………………………………………………………………… (302)
12.3 核磁共振谱分析与应用……………………………………………………… (303)
习 题………………………………………………………………………………… (305)
第13章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分析…………………………………………………… (306)
13.1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 (306)
13.2 超精细结构…………………………………………………………………… (307)
13.3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 (308)
13.4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的应用…………………………………………………… (309)
13.4.1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测定中的标准物质……………………………………… (309)
13.4.2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的应用………………………………………………… (309)
习 题………………………………………………………………………………… (310)
第14章 穆斯堡尔谱分析…………………………………………………………… (311)
14.1 穆斯堡尔谱分析……………………………………………………………… (311)
14.1.1 穆斯堡尔谱原理…………………………………………………………… (311)
14.1.2 穆斯堡尔效应……………………………………………………………… (313)
14.1.3 化学位移…………………………………………………………………… (313)
14.1.4 核的四极矩分裂…………………………………………………………… (314)
14.2 穆斯堡尔谱仪与穆斯堡尔谱的应用………………………………………… (315)
14.2.1 穆斯堡尔谱仪的工作原理………………………………………………… (315)
14.2.2 穆斯堡尔谱仪构造………………………………………………………… (316)
14.2.3 穆斯堡尔谱分析与应用…………………………………………………… (317)
习 题………………………………………………………………………………… (318)
第15章 热分析………………………………………………………………………… (319)
15.1 差热分析法…………………………………………………………………… (319)
15.1.1 基本原理与差热分析仪…………………………………………………… (319)
15.1.2 差热曲线分析与应用……………………………………………………… (321)
15.1.3 影响差热分析曲线测定结果的因素………………………………………… (322)
15.2 差示扫描量热法……………………………………………………………… (325)
15.2.1 基本原理与差示扫描量热仪………………………………………………… (325)
15.2.2 影响差示扫描量热曲线测定结果的因素…………………………………… (327)
15.3 热重法………………………………………………………………………… (327)
15.3.1 基本原理与热重法仪……………………………………………………… (327)
15.3.2 影响热重曲线的因素……………………………………………………… (328)
15.3.3 热重法的应用……………………………………………………………… (329)
习 题………………………………………………………………………………… (330)
参考文献…………………………………………………………………………………… (331)

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在科技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发展材料科学必须对材料的本质有清楚的认识和把握,这就要求充分掌握现有分析检测技术,不断了解新的材料分析检测技术,并不断提高现有的材料分析检测技术的精度。

目前已有成千种技术用于表征材料,以求对合金、半导体、聚合物及陶瓷本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本教材以金属材料为主要研究内容,同时兼顾高分子和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介绍X射线衍射学和电子显微分析等重要的材料分析检测基础手段,同时对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新的分析检测方法(如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拉曼光谱)进行了介绍。由于材料分析检测技术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本书在每章都引入实践篇幅对每种检测手段的应用进行了说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把计算机和材料分析检测方法相结合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本书在这方面做了探索。

本书内容的安排与编写力图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对材料的各种现代分析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了解衍射分析、光谱分析、电子显微分析、电子能谱分析等方法的基本原理、过程、装备及应用,掌握相应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必要的基础理论。从而使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够做到:

(1)面对需要分析的材料,正确选择材料分析检测方法;

(2)分析结果出来后,能看懂或会分析检测结果;

(3)可以与分析检测专业人员或者同专业的研究人员共同商讨有关材料分析研究的实验方案和分析较复杂的检测结果;

(4)具备专业从事材料分析检测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新技术的自学能力。

《材料分析检测技术》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由于教育改革中各校专业设置不尽相同,基础不同,培养目标各具特色,因而教学要求与学时安排也各不相同。本书采用横向综合与纵向展开的篇章结构,具有较大的普适性,使用本书,建议学时为50~80学时。

本书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福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烟台大学和中国民航大学从事材料分析测试教学的相关教师合作编写,由谷亦杰、宫声凯、卫英慧和李强组织编写,由西安交通大学宋晓平主审。各章编者(按章节顺序)分别为:第1章由周明东和谷亦杰编写,第2章由龚沛和刘燕编写,第3章由卫英慧编写,第4章由段辉平和李强编写,第5章由张智慧和李惠琪编写,第6章由赵忠魁编写,第7章由王卓编写,第8章由展晓原和崔洪芝编写,第9章由刘金环编写,第10章由张楠和杨琨编写,第11章由郭洪波和梁天权编写,第12章由姜训勇和宫声凯编写,第13章由黄小文和陈永罛编写,第14章由王狂飞和白朴存编写,第15章由汪静和谢鲲编写。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教育部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南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为本书做出贡献的老师表示感谢。

编者
2009年2月

材料是国民经济、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与先导,材料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国防和高技术发展的共性基础技术,是当前最重要、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发展材料技术将促进包括新材料产业在内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又将带动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改造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十五”期间,我国材料领域在光电子材料、特种功能材料和高性能结构材料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一些重点方向迈入了国际先进行列。依据国家“十一五”规划,材料领域将立足国家重大需求,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材料领域持续创新能力将成为战略重心。纳米材料与器件、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高新能源转换与储能材料、生物医用与仿生材料、环境友好材料、重大工程及装备用关键材料、基础材料高性能化与绿色制备技术、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将成为材料领域研究与发展的主导方向。不难看出,这些主导方向体现了材料学科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即材料学科正在由单纯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向与众多高新科学技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材料领域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对担负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双重任务的高等学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迎接这一挑战,高等学校不但要担负起材料科学与工程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知识创新任务,而且要担负起培养能适应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高速发展需求的、具有新知识结构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为适应材料领域高等教育的新形势,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积极组织了材料类高等学校教材的建设规划工作,成立了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审委员会由相关学科的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以及全国30余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高校材料学院院长组成。编审委员会分别于2006年10月和2007年5月在湖南张家界和中南大学召开了教材建设研讨会和教材提纲审定会。经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编审委员会推荐和遴选,逾百名来自全国几十所高校的具有丰富教学与科研经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这套教材的编写工作。历经几年的努力,这套教材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它凝结了全体编写者与组织者的心血,充分体现了广大编写者对教育部“质量工程”精神的深刻体会,对当代材料领域知识结构的牢固掌握和对高等教育规律的熟练把握,是我国材料领域高等教育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套教材基本涵盖了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同时还包含了材料物理专业和材料化学专业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以及金属、无机非金属和高分子三大类材料学科的实验课程。整体看来,这套教材具有如下特色:①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及“基本要求”编写;②统一规划,结构严谨,整套教材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内容有机衔接;③注重基础,强调实践,体现了科学性、实用性;④编委会及作者由材料领域的院士、知名教授及专家组成,确保了教材的高质量及权威性;⑤注重创新,反映了材料科学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⑥深入浅出,说理透彻,便于老师教学及学生自学。

教材的生命力在于质量,而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希望教材的编审委员会及出版社能做到与时俱进,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及材料专业技术发展的趋势,不断对教材进行修订、改进、完善,精益求精,使之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也希望他们能够一如既往地依靠业内专家,与科研、教学、产业第一线人员紧密结合,加强合作,不断开拓,出版更多的精品教材,为高等教育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服务。

衷心希望这套教材能在我国材料高等教育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也期待着在这套教材的哺育下,新一代材料学子能茁壮成长,脱颖而出。

黄伯云
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