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曾经将人类的知识分作三大类,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和技艺,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产物,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正要求将这三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指示精神,应用型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要有较强的应用技术的能力,要有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创新与技术革新的理论能力。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及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成果的凝结与体现,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教材对高等学校的存在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组织教学改革,开发应用型高等院校特色教材,成为提高应用型高等院校竞争力,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在眉睫的工作。
本教材贯彻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基本原则。参编人员都是有着多年教学经验、治学严谨的优秀教师。在教学上各有所长、来自不同应用型高等院校的教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协同配合,相互启发,相互砥砺,一起讨论写作提纲、体例和书稿,并在部分高校试用,根据教学效果修订书稿。
该教材的主要特点在于:
(1)突出应用性。教材建设必须符合在新机制、新模式下探索和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该书的理论构架打破传统理论体系,通过职业分析和任务分析方法确定课程内容,将任务所需知识和技能按难易程度、逻辑关系以及这些任务在今后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加以系统地组织编排,使之成为以形成某项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单元。采用这种完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教学内容的方法,该教材要求的“应用性”原则有了实实在在的根据。
(2)突出实践性。教材编写以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办学性质、专业设点、培养目标、教学要求为依据,深入浅出,解决好“宽”与“专”之间的矛盾,强调新技术、新工艺,突出技能训练,注重可操作性。教材编写人员充分了解本课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将用人单位的需求正确地反映到教学活动中和教材编写中,通过典型案例的综合应用,增加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系统理解。在教材的编排上,打破了研究性教材的编写套路,先易后难,确保基础知识的有效教学,有着“低起点、有坡度、上水平”的特点。
(3)与全面素质教育相结合。该教材服务于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适合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注重对应用型高等院校学生人格魅力培养、社会生存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有效提升应用型高等院校就业核心竞争力。
我们对参加教材编写的全体同仁致以诚挚的谢意,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劳动,编写工作才得以顺利完成,才能紧紧扣住湖南应用型高等院校教学教改特点、服务于应用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参与书稿修改的还有研究生:何欢、戴颖、郝文、杨娟、熊婧、彭如良、赵少华、黄文明、詹芳香、罗胜华。
对于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应用型高等院校来说,抓住教材建设这一重要环节,加强各科教材、特别是适应应用型高等院校专业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应用型教材的建设,是其实现长期稳步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体现其办学特色的基本要求。由于我们的水平和经验所限,这本教材的编写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敬请广大师生不吝赐教。我们将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及时进行修订,以期将之打磨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高质量的应用型高等院校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