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心
图书中心
新书推荐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书中心 -> 新书推荐 -> 正文
科学技术导论
  • 【作者】:张功耀
  • 【出版时间】:2008-08
  • 【字 数】:272(千字)
  • 【定 价】:¥24(元)
  • 【出 版 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5-760-7
  • 【页 码】:334(页)
  • 【开 本】:32开
我国以往的自然辩证法研究,曾经走了一条“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道路。为此,不少人先验地默认了一些模式化了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有人以为,有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超越科学或把科学当婢女,就可以建立所谓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这种恶劣学风的影响下,我国出现了一些单凭主观想象去构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荒唐。它严重败坏了我国的学术风气,毒害了人们的思想。我国学术界一些治学严谨的前辈,如许良英先生,一直对这样的坏学风持批评态度。

事实上,我们关于自然界的所有看法,都不能超越科学技术本身。我们只能透过现有的科学技术成就来概括并综合性地再现自然界的图景,却不能蔑视科学,以主观想象的方式去人为地构造自然观。所以,科学技术学研究自然观,不仅天经地义,而且必不可少。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科学技术学的学科属性、学术任务和教学
目标………………………………………… (1)
一、科学技术学的学科属性…………………… (2)
二、科学技术学的学术任务…………………… (2)
三、科学技术学的教学目标…………………… (4)
第二节 科学技术学的早期探索…………………… (7)
一、两种科学规范的形成……………………… (7)
二、实验科学的兴起…………………………… (10)
三、信仰主义对科学传统的破坏……………… (11)
四、经验主义哲学的兴起……………………… (12)
五、理性主义科学观…………………………… (13)
六、机械唯物主义科学观……………………… (16)
七、“人为自然界立法”………………………… (17)
八、费希特的先验自我哲学…………………… (18)
九、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哲学……………… (1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学的形成…………… (22)
一、工业文明浪潮对农耕文明的冲击………… (22)
二、科学技术活动的职业化…………………… (25)
三、旧自然观的终结…………………………… (26)
四、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学的确立…………… (29)
第二章 自然界与人……………………………………… (32)
第一节 非生命世界的物质基础…………………… (32)
一、粒子………………………………………… (32)
二、元素………………………………………… (34)
三、能量………………………………………… (37)
四、场…………………………………………… (39)
五、信息………………………………………… (41)
第二节 生命世界的物质基础……………………… (43)
一、生命的化学元素基础……………………… (43)
二、生命的营养物质基础……………………… (44)
三、生命的能量物质基础……………………… (47)
四、生命体中的活性物质……………………… (47)
第三节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模式…………………… (49)
一、开放式演化………………………………… (49)
二、封闭式演化………………………………… (50)
三、振荡式演化………………………………… (51)
第四节 地球环境中的物质循环…………………… (53)
一、岩石循环…………………………………… (54)
二、水环境的物质循环………………………… (55)
三、水文循环…………………………………… (57)
四、生命物体中的主要化学元素循环………… (59)
第五节 努力维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64)
一、技术的异化………………………………… (65)
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条件…………… (68)
三、生态经济模式与可持续发展……………… (72)
第三章 科学……………………………………………… (78)
第一节 “科学”概念的由来………………………… (78)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概念…………………… (78)
二、“科学”概念的拉丁语起源………………… (80)
三、笛卡尔的“科学”概念……………………… (81)
第二节 科学的经验基础…………………………… (83)
一、科学概念的经验可理解性………………… (83)
二、科学必须具备可靠的经验基础…………… (84)
三、经验事实获得的途径……………………… (85)
四、经验的基本类型…………………………… (87)
第三节 科学理论的逻辑构造……………………… (90)
一、科学理论构造的公理性标准……………… (91)
二、科学理论构造的逻辑一致性标准………… (92)
三、科学理论的自洽性准则…………………… (95)
第四节 科学理论建构的简单性原则……………… (97)
一、概念的简化………………………………… (97)
二、引理的简化………………………………… (99)
三、逻辑过程的简化…………………………… (99)
第五节 科学陈述的语言特征…………………… (100)
一、普遍性……………………………………… (100)
二、精确性……………………………………… (101)
三、开放性……………………………………… (102)
四、直言式……………………………………… (104)
第六节 科学的价值……………………………… (104)
一、科学的价值与人类自身价值的关系……… (105)
二、科学的价值蕴涵…………………………… (106)
三、科学活动的价值渗透……………………… (113)
第七节 科学复查与科学检验…………………… (116)
一、科学复查…………………………………… (116)
二、科学检验…………………………………… (118)
第八节 伪科学及其相关概念…………………… (121)
一、原生科学…………………………………… (121)
二、伪科学……………………………………… (122)
三、非科学……………………………………… (124)
四、超科学……………………………………… (124)
五、反科学……………………………………… (125)
六、科学作弊…………………………………… (125)
七、错误的科学………………………………… (126)
第四章 技术…………………………………………… (127)
第一节 技术的基本形态与分类………………… (127)
一、技术的基本存在形态……………………… (128)
二、技术的分类………………………………… (131)
第二节 技术需求与技术实现…………………… (133)
一、技术需求…………………………………… (133)
二、技术需求的表达…………………………… (133)
三、技术实现…………………………………… (134)
四、技术实现的基本方式……………………… (135)
第三节 技术的产业化…………………………… (138)
一、技术产业化的由来………………………… (138)
二、技术产业化的社会后果…………………… (140)
三、高技术及其产业化………………………… (143)
第四节 技术创新………………………………… (148)
一、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48)
二、创造性毁灭原理…………………………… (150)
三、技术创新的基本类型……………………… (153)
四、技术创新的战略模式……………………… (155)
第五章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158)
第一节 研究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意义………… (158)
一、把握各门科学技术之间的相关性………… (158)
二、充分认识专门化科学技术的知识功能…… (159)
三、为科学技术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60)
第二节 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解析要素………… (160)
一、研究种类解析……………………………… (161)
二、人力资源解析……………………………… (164)
三、社会-经济目标解析……………………… (165)
第三节 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分析方法………… (166)
一、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静态分析…………… (166)
二、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动态分析…………… (168)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理论结构分析……………… (171)
一、概念分析…………………………………… (171)
二、命题分析…………………………………… (177)
第五节 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历史演变………… (180)
一、史前时代的科学技术……………………… (180)
二、古代的科学技术…………………………… (182)
三、近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 (187)
四、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及其演化趋势…… (188)
第六章 科学知识论的基本范畴……………………… (193)
第一节 现象与实在……………………………… (193)
一、实在的规定………………………………… (194)
二、现象及其显现原理………………………… (196)
三、现象描述的科学意义……………………… (199)
四、现象描述的心理学障碍…………………… (202)
第二节 原因与结果……………………………… (206)
一、因果观念的起源…………………………… (207)
二、判断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 (208)
三、因果关系的基本构成模式………………… (213)
四、因果关系分析法则的运用………………… (220)
第三节 简单性与复杂性………………………… (223)
一、基本概念…………………………………… (223)
二、复杂性系统的特征………………………… (226)
三、复杂性系统的演化………………………… (228)
第四节 先验与后验……………………………… (232)
一、先验和后验的定义………………………… (232)
二、知识真理的基本类型……………………… (236)
第七章 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 (238)
第一节 科研选题方法…………………………… (238)
一、科研选题的前期准备……………………… (238)
二、寻找学科及课题生长点…………………… (241)
三、选题的基本原则…………………………… (244)
第二节 测量方法………………………………… (247)
一、测量的科学意义…………………………… (247)
二、科学测量应该遵循的原则………………… (249)
三、可测量性的哲学疑难……………………… (252)
第三节 实验方法………………………………… (254)
一、实验的种类………………………………… (255)
二、实验的基本概念…………………………… (256)
三、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58)
第四节 逻辑思维方法…………………………… (261)
一、概念和定义………………………………… (261)
二、判断及其有意义的标准…………………… (263)
三、归纳推理…………………………………… (266)
四、演绎逻辑…………………………………… (269)
五、逻辑思维的哲学辩护……………………… (272)
第五节 模拟方法………………………………… (275)
一、模拟方法的定义及其适应范围…………… (275)
二、模拟方法的优势…………………………… (275)
三、模拟研究的主要步骤……………………… (277)
第六节 系统分析与系统控制方法……………… (280)
一、从伯纳德的“内部环境”到系统论……… (280)
二、从系统论到系统分析方法………………… (281)
三、基本的系统分析方法……………………… (284)
四、系统分析的数值方法及其理论基础……… (286)
五、系统控制…………………………………… (288)
第八章 进阶入门……………………………………… (293)
第一节 科学哲学………………………………… (293)
一、历史概述…………………………………… (293)
二、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 (298)
三、“成功的科学”的评价标准……………… (299)
四、科学解释…………………………………… (301)
五、科学进步的模式…………………………… (302)
第二节 技术哲学………………………………… (309)
一、技术哲学的学术任务……………………… (309)
二、当代最有影响的技术哲学家……………… (311)
第三节 科学的社会学研究……………………… (317)
一、科学社会学………………………………… (317)
二、知识社会学………………………………… (319)
三、数学知识社会学…………………………… (322)
四、科学知识社会学…………………………… (325)
总复习题………………………………………………… (329)

相对于教育、宗教、艺术这样一些文化现象来说,科学技术可以算是一种后生的文化现象。众所周知,自从人类有了教育之后,就有了关于教育规律的教育学。相应地,对应于宗教也有了宗教学;对应于艺术,也有了艺术学。很显然,对应于科学技术,也肯定需要有科学技术学。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关于这一个学科构想的导论。

借这本书出版的机会,我要就学术界关于“科学技术学应不应该研究自然观”的疑惑做一个简短的回答。

2003年8月,我带着我主编的《科学技术学导论(自然辩证法概论)》参加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的学术讨论会”。期间,有朋友发表质疑的意见说,科学技术学包容不了自然观。我认为,这既是个误解,也与某些历史原因有关。

我国以往的自然辩证法研究,曾经走了一条“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道路。为此,不少人先验地默认了一些模式化了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有人以为,有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超越科学或把科学当婢女,就可以建立所谓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这种恶劣学风的影响下,我国出现了一些单凭主观想象去构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荒唐。它严重败坏了我国的学术风气,毒害了人们的思想。我国学术界一些治学严谨的前辈,如许良英先生,一直对这样的坏学风持批评态度。

事实上,我们关于自然界的所有看法,都不能超越科学技术本身。我们只能透过现有的科学技术成就来概括并综合性地再现自然界的图景,却不能蔑视科学,以主观想象的方式去人为地构造自然观。所以,科学技术学研究自然观,不仅天经地义,而且必不可少。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的这本书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与众不同:

第一,我不提“人工自然”。几乎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人类活动的结果,尤其是人造物对于自然界的破坏作用。但是,我认为,“人工自然”这个概念的构造是不合逻辑的。凡是“人工的”(Artificial)都肯定不是“自然的”(Natural);凡是“自然的”也肯定不是“人工的”。从概念构造上分析,“人工自然”无异于说了个“圆的方”或“方的圆”。这显然是荒唐的。再进一步地说,如果“人工自然”可以成立,则“鸟工自然”“鼠工自然”“蚁工自然”,等等,也都是可以成立的。这样,势必陷入黑格尔所说的那种“恶无限”之中,从而严重违背被我们多次阐述过的科学的简单性原则。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实际上一直拒绝使用“人工自然”这个术语。在我原来主编的教材中,我也从来不使用这个概念。借这个机会,我把我一直拒绝使用“人工自然”的原因,向读者做个公开的说明。

第二,加大了反对伪科学、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力度。科学技术学的一个重要学术任务,就是提高识别和抵制伪科学、迷信和神秘主义的能力。但是,近年来我国科技界、教育界、学术界出现的思想混乱,表明我国反对伪科学的任务还很繁重。一些从事“自然辩证法”多年的教授和学者,经常在这个问题上立场动摇、态度暧昧、是非不分,甚至公然为伪科学、迷信和神秘主义辩护。它使得我们的学术工作陷入了“只开花不结果”甚至“开鲜花结恶果”的尴尬境地。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在本书中加大了反对伪科学,反对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力度。第三,淡化“观”念,强化原理。以往的同类读物,大多强调一些“观”念,甚至全书干脆就是一些“观”的展览。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观,皆以“观”为主。事实上,“观”是可以改变的,而“原理”则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只有掌握了科学技术学的各种原理,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识别那些形形色色的“观”。

因此,我在这本书中更多地是强调作为科学技术学理论基础的原理,而不是那些五花八门、变化多端的“观”念。不仅如此,我还在书中清除了曾经在我国非常时髦、也曾经非常流行的关于自然界、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所做出的那些“似真性的废话”表述。如“自然界的系统性”,“自然界演化的守恒性”之类,我在本书中一律予以废除,以彰显科学技术学的务实精神。

2003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基本要求》,其中有这样一个表述:“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研究(即正在形成的科学技术学)的思想理论基础。”既然“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学的思想理论基础”,则“自然辩证法概论”等价于“科学技术学导论”,这样的逻辑应该是不证自明的。事实上,这本书就是以教育部颁发的这个“基本要求”为参照,按照半专著性教材模式写出来的。其中,既包括我个人对已经成型的原理的理解、综合和概括,也包括了我对学术界依然有争议的某些学术问题的研究成果。它完全可以作为理、工、农、医、商、管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和博士生“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的教材。

张功耀
2008年6月21日
于中南大学高家坪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