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界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问题的讨论十分热烈,有的学者认为这一课程面临着危机,教师不愿上,学生不想听;有的高校将其由必修课调整为选修课,甚至取消了之。
难道《大学语文》真的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吗?事实的回答是否定的。首先以世界眼光观之,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究其实质,是各个国家、民族之间文化素质的竞争,经济、政治和军事的角力皆为其表象。中国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民族振兴,就应该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生力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是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希望工程”。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对该工程大有裨益,因为它既可以从狭义的文化概念上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又可以从广义的文化概念上提高他们的理想、道德、观念和心理诸方面的素养。其次从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在校大学生的语文功底、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离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要求相去甚远;在部分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导致非理性行为时有发生。
可见,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是高校教育、教学题中应有之义,《大学语文》课程对此“责无旁贷”。换句话说,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决不是无关紧要,而是十分必要。
本教材以历史年代为“串珠之线”,精选中外古今经典文章、作品,旨在追求教材的系统性,使学生对“语文”有一种纵向脉络清晰、横向视域开阔、全面而完整的了解和把握;通过古今中外各种体裁的文章特别是文学文本,从人类最深沉的情感层次上,让学生对文本中的情感现象进行体验和辨识,使自己的感性欲望升华为积极健康的社会情感,或限制、或改造、或净化那些属于本能的情感,将其导向有益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以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使情感通过主体的体验转换为理想、心理和意志,溶注于对写作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中,升华为一种以“文以载道”创造文明的力量。同时也给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开辟广阔的道路,比如,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将课堂讲解、演示与研讨、练习紧密结合起来,改过去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解疑释惑为师生互动。
本教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由张荣、周海彬、文小妮任主编,负责确定编写提纲和修改统稿。编写工作的具体情况是:张荣编写第一章、第二章和部分附录;刘汾、贾佳编写第三章;林平乔编写第四章;文小妮编写第五章;龙永干编写第六章;侯赛军编写第七章;周海彬参与修改和统稿工作。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参考并吸收了前人和同仁的研究成果(恕未一一标注),在此谨致谢忱。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就教育领域来说,观念要创新,教材要创新,教法要创新。本书是在前人基础上创新的一种尝试,需要完善、提高之处肯定存在,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