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心
图书中心
新书推荐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书中心 -> 新书推荐 -> 正文
历史漩涡中的身份嬗变:丁玲小说创作研究
  • 【作者】:魏颖
  • 【出版时间】:2008-05
  • 【字 数】:238(千字)
  • 【定 价】:¥20(元)
  • 【出 版 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5-684-6
  • 【页 码】:279(页)
  • 【开 本】:32开

坦白地讲,博士学位论文选择丁玲作为我的研究对象,绝非我的初衷。我想研究《红楼梦》,想研究金庸,想以一系列女作家为个案,来研究女性的现代性体验在中国的发生、发展……刚跨进北京师范大学的时候,我的想法很多很多,但是,经过与童庆炳老师、王一川老师三番五次地论证之后,我最终老老实实地,甚至可以说是无奈地选择了丁玲———一个在这充满喧嚣的时代日益被冷落、被边缘化的课题。

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作茧自缚的过程:有多少次可以潇洒玩一回的机会,却忍忍放弃了;有多少次半夜披衣起来,把突然冒出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有多少次顶着酷暑、冒着寒风,来往于国家图书馆、北师大图书馆、湖南图书馆查找资料……我封闭着自己,想把纷乱的思绪编织成绚烂的花纹,最终化作一只美丽的蝴蝶,破茧而出。

论文写作的过程,也是一次心灵炼狱的过程。在王一川老师的循循善诱下,我一步一步学会了做学问的规范,同时也从“丁玲现象”中参悟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在熟读丁玲的作品、了解前人对丁玲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尝试考察丁玲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小说中所折射的身份意识及其嬗变轨迹,由此“借一斑而窥全豹”,透视一代知识分子艰难的精神轨迹以及中国现代社会历史文化进程的复杂性。

全文由九个部分组成,即绪论、正文六章、结语和附录。绪论为丁玲研究综述、理论背景及本文结构。主要梳理了丁玲研究中的七种研究角度,在总结这七种研究角度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指出新的探索的必要性,进而引出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和思路,并介绍了本文大致的结构框架。

第一章分析丁玲“五四”时期创作的小说所折射的女性身份危机意识。在细读《梦珂》《阿毛姑娘》《莎菲女士的日记》《韦护》等文本的基础上指出这一时期丁玲在灵与肉、情与欲、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爱情与革命之间反复徘徊,表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第二章分析丁玲在左联时期向“左”转后,写下的一系列认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革命的小说。并进一步将丁玲的《水》与萧红的《生死场》放在一起比较,在比较中突出丁玲在《水》中表现的鲜明的阶级意识和革命认同。

第三章分析丁玲延安时期创作的小说中所表现的双重知识分子身份意识。本章一方面通过细读《东村事件》《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夜》等小说来考察丁玲的“传统的”知识分子身份意识,即站在启蒙立场上审视解放区的历史积重,直面和暴露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表现出知识分子独立的人格精神和批判勇气;另一方面通过将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张炜的《古船》放在一起比较,分析这两部小说的修辞差异是由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所决定的,同时在比较中突出表现丁玲的“有机的”知识分子身份意识,即甘当无产阶级革命文艺事业的“齿轮和螺丝钉”,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

第四章阐述了丁玲在新时期的生活与创作,并以《杜晚香》为个案,分析了丁玲站在人民代言人立场上进行创作的复杂的心理动因。

第五章论述了丁玲小说创作的思想艺术渊源。指出丁玲的母亲、瞿秋白、胡也频、冯雪峰和毛泽东对丁玲的人生观、价值观、创作观有直接影响,湖湘文化则对丁玲的创作具有潜移默化的濡染作用。

第六章将丁玲的小说创作与萧红、沈从文的小说创作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探讨丁玲独特的思想、创作道路和人生抉择,并从中透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命运。

结语进一步指出丁玲的创作与作家的精神轨迹的同构关系。在几经打磨之后,这篇博士学位论文终于可以付梓出版了。回眸昨天,我恍然大悟,明白了童老师、王老师当初在我的论文选题上的良苦用心,他们是要让我懂得做学问和做人的真谛———如果功力未到,是无法孕育出璀璨的明珠的,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要沉住气,不张扬,厚积方能薄发!

敝帚自珍,我自己看《历史漩涡中的身份嬗变》,就像一朵素朴的小花,虽然不是那么艳丽、抢眼,却是从我心底里认认真真地开出来的,它开得不媚俗,不讨巧,不放肆,也许这也是一种风格。这是我的第一本书。“万丈高楼平地起”,以后我肯定还会有其他著作问世,但《历史漩涡中的身份嬗变》始终是我理想蓝图中的一块基石。

最后,我想说的是,能选择自己想走的路,需要机缘;能坚持自己所走的路,需要勇气;能成功地走出自己的路,需要的是机缘+勇气+毅力。我深信,只要我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路向上攀登,终有一天,功到自然成,我会欣赏到那片我想看到的风景。

绪 论…………………………………………………………… (1)
第一章 “五四”时期的女性身份……………………………… (18)
第一节 自我“镜像”中的生命言说
———从比较视角看丁玲的创作与生活的互动关系
……………………………………………………… (21)
第二节 “我”之言说下的身份危机
———评《莎菲女士的日记》……………………… (40)
第三节 在裂缝中重生
———论《韦护》的爱情悲剧内涵………………… (53)
第二章 左联时期的革命身份………………………………… (67)
第一节 丁玲创作转向的过程…………………………… (68)
第二节 在“群声喧哗”之中
———评丁玲的《水》与萧红的《生死场》……… (79)
第三章 延安时期的双重知识分子身份……………………… (93)
第一节 丁玲在陕北……………………………………… (93)
第二节 欲洁何曾洁,云“淫”未必“淫”
———漫议《东村事件》和《霞村》的文化指向空间
…………………………………………………… (102)
第三节 “镜像”中的认同焦虑
———评《在医院中》…………………………… (115)
第四节 从互文性看《夜》……………………………… (124)
第五节 文化语境中的修辞差异
———略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古船》…… (133)
第四章 新时期的人民身份………………………………… (157)
第一节 新时期丁玲的生活与创作…………………… (157)
第二节 在“能指盛宴”的背后———评《杜晚香》……… (165)
第五章 丁玲小说创作的思想艺术渊源…………………… (179)
第一节 母亲———生命的源泉和沃土………………… (179)
第二节 生命中“遇见”的四位男人…………………… (182)
第三节 湖湘文化情结………………………………… (195)
第六章 丁玲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抉择…………… (204)
第一节 丁玲与萧红…………………………………… (204)
第二节 丁玲与沈从文………………………………… (222)
结 语………………………………………………………… (248)
附录1 曾克、陈明访谈录…………………………………… (257)
附录2 丁玲的小说作品·活动年表………………………… (261)
参考文献……………………………………………………… (266)
后 记………………………………………………………… (276)

转眼,博士毕业快两年了。有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那就是告别了学生时代,路该怎么走,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像一条没头没脑的鱼,不知道该游向何方。直到现在,我总算有所觉悟,明白了自己的目标———应该成为一个有力量的人。感到自己有力量,真是件美好的事情:当我用自己挣的钱,给妈妈买了手机,为爸爸办了生日晚宴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有力量了;当我写的第一篇小小说居然获奖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有力量了;当我看到班上的一位女生在交上来的作文中写道:“每个星期都盼望着周二,盼望着上魏老师的美学课”,我觉得自己有力量了;当我指导的第一篇本科生毕业论文被评了优秀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有力量了……

人生如登山,有多少次我曾无力地摔倒,真想随着一种惰性,不再起来,每当这个时候,就总有一种无形的力,将我拉起,鞭策我向上攀登。饮水思源,我清楚自己的力量来自哪里。

当我读小学的时候,我就遇见了一位很好的启蒙老师,她叫何宣,教了我六年,是她给了我一个梦想的起点。至今,我母亲还保留着我读小学时的几大本作文,那上面,几乎每一页都有何老师用红笔留下的痕迹,每一个错别字都有她的批改,每一处写得好的地方,都有她的圈点,每一篇作文的结尾,都有她悉心的评语。我的处女作就是何老师推荐到《小溪流》上发表的。在这20多年里,偶尔我还会梦到自己又回到小学课堂上,聆听她的教诲和鼓励。童年的记忆实在永志难忘,真的非常感谢她!

后来,考上湖南师大文艺学的硕士,遇见赵炎秋老师,也是我的幸运。回想起我的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过程,真像一次奇遇———那真是一次灵魂的开窍和探险。记得读研一的时候,有个晚上,快熄灯了,我还歪在床上看莱辛的《拉奥孔》,突然,千百种想法向我袭来,我觉得自己看到了一条混沌而又星光闪烁的思路。那一晚,我几乎一宿无眠,打着个手电筒把脑海里忽然闪现又悠忽飘逝的思想火花记录了下来。上课的时候,我一本正经地告诉大家,我发现了一个选题。我的那些师兄师弟们都笑:“才读研一呢,就谈什么选题!”赵老师却鼓励我说下去。我便陈述了那天晚上想到的“论文学形象的模糊性和模糊美”的思路,我一边滔滔不绝地说着,一边偷眼打量赵老师,我发现他在赞许地点头!听完后,赵老师肯定了这是个颇有新意的选题。受到导师的鼓励,我信心倍增,一头扎进那个选题里。可到后来,我发现自己难以为继了。赵老师没有正面鼓励我做下去,而是采用了“激将法”,他说你的那个选题自成体系,以你目前的基础做不了,不如放弃它,选个容易驾驭的题目。我一听,倔脾气便上来了,我说哪怕延期,我也要做下去。赵老师笑了,他说知道我是那种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人。后来,我总算突破了那个瓶颈,毕业论文也得了优秀。现在回想起来,当初赵老师能尊重我的兴趣,支持我去探索,需要怎样的宽厚、慈悲和理解呀,真的非常感谢他!

正是因为那次的坚持,我才能遇见王一川老师。我的硕士论文快写完的时候,一次到图书馆去,看到一本《中国形象诗学》,便坐下来翻阅,越看心里越吃惊:这书里怎么把我许多想说又说不出来的东西表达出来了?再一看作者,王一川。我便暗自道:如果哪一天,我要读博士,就报考王一川老师的博士生!我是王老师补录的博士生,补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王老师看了我的硕士毕业论文,认为我写论文的路子跟他做学问的路子颇为一致。在这里,我不想多说王老师严谨的治学作风和深厚的学术功底,我只想谈谈王老师的人格魅力。考上北师大后,我曾找到上一届的师兄,想带着家乡的土特产去拜访王老师。师兄听了忙劝我千万不要这样,王老师不喜欢这套,会不让你进屋的。我心里暗想,这个王老师,恐怕是很不好打交道呐!渐渐地,我才发现王老师其实是个非常“了撇”(长沙话,大概就是为人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一是一,二是二的意思)的人。在王老师看来,学生的任务就是读书,书读好了就是好学生,什么送东西拉关系,这种事有违学生的本分,想都不要去想。他对我们的要求很简单:“老老实实读书,认认真真做人”,王老师自己就是这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人。谢师宴上,王老师还不忘给我们上最后一课,他给我们每个毕业生写了一条临别赠言,给我的是“更善于体会常情常理”。我一直在琢磨这句话,到今天总算参悟了其中的意思:王老师是告诫我不要过于自我,要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回想读博三年,我真是让王老师操心,也没有少挨他的“训”,虽然听训的滋味不好受,但我心里服气,我明白他是为了学生好,为了我的健康发展,真的非常感谢他!

还有童庆炳老师。第一次看到童老师,我就倍感亲切,有种遇见亲人的感觉。童老师得知我的博士论文准备写丁玲,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他的夫人曾恬老师不顾自己体弱多病,热心为我穿针引线,使我有机会拜访她的大姐曾克和丁玲生前的老伴陈明,获得了了解丁玲的第一手资料。另外,还有中南大学的欧阳友权院长,无论是在我读博期间,还是我回中南大学任教,他都给了我尽可能的支持和提携,我从他的眼神里读到了一种指引我向上走的力量。真的非常谢谢他们!

走在自己喜欢的路上,能遇见这么多关心我、爱护我的人,实在是我的造化。

还应该感谢我的父母和我的舅舅,感谢他们这么多年来对我无怨无悔地支持,感谢他们对我付出的深厚而博大的爱,这种爱永远是我向上的动力源泉。

虽然说,大恩不言谢,语言在情感面前总显得苍白无力,但我实在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表达我对这些人的感激之情!我能回报他们的,只能是不懈怠地学习,不懈怠地工作,努力成为一个有力量的人,才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真希望有那么一天,我能让这些无私地栽培过我、帮助过我的人感到欣慰!

我将这篇博士论文修改后交付出版,也是对自己走过的路的一段纪念和告别。

最后,感谢中南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孙如枫女士,没有她的鼎力相助,这本书不会如此顺利地出版。

魏颖
2006年4月初稿于北师大寓所
2008年2月定稿于湖南长沙静辉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