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博士毕业快两年了。有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那就是告别了学生时代,路该怎么走,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像一条没头没脑的鱼,不知道该游向何方。直到现在,我总算有所觉悟,明白了自己的目标———应该成为一个有力量的人。感到自己有力量,真是件美好的事情:当我用自己挣的钱,给妈妈买了手机,为爸爸办了生日晚宴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有力量了;当我写的第一篇小小说居然获奖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有力量了;当我看到班上的一位女生在交上来的作文中写道:“每个星期都盼望着周二,盼望着上魏老师的美学课”,我觉得自己有力量了;当我指导的第一篇本科生毕业论文被评了优秀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有力量了……
人生如登山,有多少次我曾无力地摔倒,真想随着一种惰性,不再起来,每当这个时候,就总有一种无形的力,将我拉起,鞭策我向上攀登。饮水思源,我清楚自己的力量来自哪里。
当我读小学的时候,我就遇见了一位很好的启蒙老师,她叫何宣,教了我六年,是她给了我一个梦想的起点。至今,我母亲还保留着我读小学时的几大本作文,那上面,几乎每一页都有何老师用红笔留下的痕迹,每一个错别字都有她的批改,每一处写得好的地方,都有她的圈点,每一篇作文的结尾,都有她悉心的评语。我的处女作就是何老师推荐到《小溪流》上发表的。在这20多年里,偶尔我还会梦到自己又回到小学课堂上,聆听她的教诲和鼓励。童年的记忆实在永志难忘,真的非常感谢她!
后来,考上湖南师大文艺学的硕士,遇见赵炎秋老师,也是我的幸运。回想起我的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过程,真像一次奇遇———那真是一次灵魂的开窍和探险。记得读研一的时候,有个晚上,快熄灯了,我还歪在床上看莱辛的《拉奥孔》,突然,千百种想法向我袭来,我觉得自己看到了一条混沌而又星光闪烁的思路。那一晚,我几乎一宿无眠,打着个手电筒把脑海里忽然闪现又悠忽飘逝的思想火花记录了下来。上课的时候,我一本正经地告诉大家,我发现了一个选题。我的那些师兄师弟们都笑:“才读研一呢,就谈什么选题!”赵老师却鼓励我说下去。我便陈述了那天晚上想到的“论文学形象的模糊性和模糊美”的思路,我一边滔滔不绝地说着,一边偷眼打量赵老师,我发现他在赞许地点头!听完后,赵老师肯定了这是个颇有新意的选题。受到导师的鼓励,我信心倍增,一头扎进那个选题里。可到后来,我发现自己难以为继了。赵老师没有正面鼓励我做下去,而是采用了“激将法”,他说你的那个选题自成体系,以你目前的基础做不了,不如放弃它,选个容易驾驭的题目。我一听,倔脾气便上来了,我说哪怕延期,我也要做下去。赵老师笑了,他说知道我是那种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人。后来,我总算突破了那个瓶颈,毕业论文也得了优秀。现在回想起来,当初赵老师能尊重我的兴趣,支持我去探索,需要怎样的宽厚、慈悲和理解呀,真的非常感谢他!
正是因为那次的坚持,我才能遇见王一川老师。我的硕士论文快写完的时候,一次到图书馆去,看到一本《中国形象诗学》,便坐下来翻阅,越看心里越吃惊:这书里怎么把我许多想说又说不出来的东西表达出来了?再一看作者,王一川。我便暗自道:如果哪一天,我要读博士,就报考王一川老师的博士生!我是王老师补录的博士生,补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王老师看了我的硕士毕业论文,认为我写论文的路子跟他做学问的路子颇为一致。在这里,我不想多说王老师严谨的治学作风和深厚的学术功底,我只想谈谈王老师的人格魅力。考上北师大后,我曾找到上一届的师兄,想带着家乡的土特产去拜访王老师。师兄听了忙劝我千万不要这样,王老师不喜欢这套,会不让你进屋的。我心里暗想,这个王老师,恐怕是很不好打交道呐!渐渐地,我才发现王老师其实是个非常“了撇”(长沙话,大概就是为人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一是一,二是二的意思)的人。在王老师看来,学生的任务就是读书,书读好了就是好学生,什么送东西拉关系,这种事有违学生的本分,想都不要去想。他对我们的要求很简单:“老老实实读书,认认真真做人”,王老师自己就是这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人。谢师宴上,王老师还不忘给我们上最后一课,他给我们每个毕业生写了一条临别赠言,给我的是“更善于体会常情常理”。我一直在琢磨这句话,到今天总算参悟了其中的意思:王老师是告诫我不要过于自我,要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回想读博三年,我真是让王老师操心,也没有少挨他的“训”,虽然听训的滋味不好受,但我心里服气,我明白他是为了学生好,为了我的健康发展,真的非常感谢他!
还有童庆炳老师。第一次看到童老师,我就倍感亲切,有种遇见亲人的感觉。童老师得知我的博士论文准备写丁玲,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他的夫人曾恬老师不顾自己体弱多病,热心为我穿针引线,使我有机会拜访她的大姐曾克和丁玲生前的老伴陈明,获得了了解丁玲的第一手资料。另外,还有中南大学的欧阳友权院长,无论是在我读博期间,还是我回中南大学任教,他都给了我尽可能的支持和提携,我从他的眼神里读到了一种指引我向上走的力量。真的非常谢谢他们!
走在自己喜欢的路上,能遇见这么多关心我、爱护我的人,实在是我的造化。
还应该感谢我的父母和我的舅舅,感谢他们这么多年来对我无怨无悔地支持,感谢他们对我付出的深厚而博大的爱,这种爱永远是我向上的动力源泉。
虽然说,大恩不言谢,语言在情感面前总显得苍白无力,但我实在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表达我对这些人的感激之情!我能回报他们的,只能是不懈怠地学习,不懈怠地工作,努力成为一个有力量的人,才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真希望有那么一天,我能让这些无私地栽培过我、帮助过我的人感到欣慰!
我将这篇博士论文修改后交付出版,也是对自己走过的路的一段纪念和告别。
最后,感谢中南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孙如枫女士,没有她的鼎力相助,这本书不会如此顺利地出版。
魏颖
2006年4月初稿于北师大寓所
2008年2月定稿于湖南长沙静辉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