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心
图书中心
新书推荐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书中心 -> 新书推荐 -> 正文
自然审美基础
  • 【作者】:王旭晓
  • 【出版时间】:2008-04
  • 【字 数】:317(千字)
  • 【定 价】:¥25.00(元)
  • 【出 版 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5-625-3
  • 【页 码】:232(页)
  • 【开 本】:16开
本教材从列入世界自然名录的自然景观开始,以具体存在的被公认的自然美来说明自然美,概括出自然美的具体范围、特征与类型;进而探讨自然美的生成过程,即自然展现为美的过程与自然美的拓展,探讨自然美与艺术的关系;接着阐释自然美与环境的关系,分析自然美与美学理论的关系;最后借助旅游知识,为走向大自然提供实践层面的帮助。本教材特别重视揭示自然美与人生的关系,揭示自然美能给人以在其他方面都不能获得的审美价值与人生启迪,呼吁要接受自然的美育!
绪论 自然与自然美001
第一章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与自然美005
第一节 关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005
第二节 非洲著名自然美景008
第三节 欧洲著名自然美景013
第四节 美洲著名自然美景016
第五节 大洋洲著名自然美景021
第六节 亚洲著名自然美景026
第二章 自然美的范围033
第一节 万千气象033
第二节 山水胜景038
第三节 可爱生物051
第三章 自然美的特征056
第一节 自然本真的存在056
第二节 变幻多姿的形式061
第三节 神秘深远的意蕴067
第四章 自然美的生成074
第一节 从劳作对象到审美对象074
第二节 从象征对象到审美对象082
第三节 从神化对象到审美对象089
第五章 自然美的类型100
第一节 雄100
第二节 奇105
第三节 秀112
第六章 自然美的拓展117
第一节 人类控制与改造的自然117
第二节 融入了人文意义的自然123
第三节 艺术化的自然129
第七章 自然美与绘画139
第一节 自然美与绘画139
第二节 油画中的自然美144
第三节 中国画中的自然美151
第八章 自然美与音乐158
第一节 自然美与音乐158
第二节 西方音乐中的自然美164
第三节 中国音乐中的自然美167
第九章 自然美与文学170
第一节 自然美与文学170
第二节 诗词中的自然美175
第三节 游记散文中的自然美181
第十章 自然美与环境187
第一节 自然与人类187
第二节 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190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和谐194
第十一章 自然美与美学理论198
第一节 西方古典美学理论与自然美的问题198
第二节 当代西方美学理论与自然美的问题201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与自然美问题203
第四节 中国当代美学理论与自然美的问题206
第五节 自然美的难题208
第十二章 走向大自然———自助游211
第一节 关于自助游211
第二节 自助游的准备214
第三节 自助游过程中应预防和解决的问题219
第四节 走向大自然222
参考书目228
后 记230

1982年,我进入美学教学与研究领域,主要从事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与教学。自然美的研究,作为美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也是属于我的研究范围。由于本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因此对自然美的研究有着更为浓郁的兴趣。但我发现,在中西方美学的研究中,自然美研究是从属于或服从于整体的美学理论体系的,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与传统美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范围的确定直接相关。美学从其起源看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又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无论是从哲学的角度还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自然美都不可能是美学的中心问题。因为,传统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是美的本质问题,自然美的研究从属于这个基本问题,只是作为对这个基本问题解决中的例证存在;从艺术的角度来谈美,自然美只是艺术表现的对象之一,与美的距离相去甚远,甚至有的美学家认为根本没有所谓的“自然美”存在。因此,自然美的研究是美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西方日益重视环境美学,自然美研究是这门新兴学科的核心内容。因此,对自然美研究的呼声日高,在中国也听到了这种呼声,并已开始从各个角度对自然美进行研究。

真正促使我进行独立的自然美研究的还要感谢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策划的美育丛书,这套书中将自然美(原定景观审美)纳入了范围,当时我觉得这个题目很有挑战性,而且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就接下了这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对自然与自然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美育丛书对各书的要求是写三大部分,一是写起源,二是写类型,三是写“名家名作”,这当然主要是针对艺术类型来说的,可具体到景观美这个课题,就遇到了困难。因此在起源上,我参考了美学研究中对美的起源的研究,把这个问题转换为“自然是如何成为人的审美对象的”这个问题来进行解决;在类型上,我把景观(自然)区分为自然景观、人化景观和艺术化景观三个部分,感觉到能更具体地、更准确地把握住自然美的类型,而不是一定要牵强地把自然美与人的本质力量等等结合起来;在“名家名作”上,困难就更大了些,虽然可以用著名的景观来代替,但到底哪些算是著名的景观、是由什么样的标准来确定以及标准的客观性等都是需要论证的。最后我把目光投向了1972年成立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世界自然遗产”的认定,我认为其标准是具有世界性的共识,凡符合其“超级突出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的自然美和美学重要性的地区”这一标准的,就是自然的“名家名作”,就是自然美。在写作过程中,我进一步认识到自然美在美育中所能起到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然萌生了开设“自然审美”这样的课程来进行美育与素质教育的想法。在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所出的《造化钟神秀———景观美》一书的基础上,我在2006年春季正式为全校开设选修课,并组织力量编写适合大学本科各专业学生所适用的教材,希望把这门课程推广到各高校,丰富美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

中南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的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素质与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把《自然审美基础》列为第一批书目出版,是对本课程的有力促成与支持。作为主编,我组织、邀约了十余所大学从事美学、美育与艺术教育的一线教师参加本教材的编写,经过对大纲的反复讨论,确定了教材内容,并由各位参编者挑选自己研究比较深入的问题写作,使得本教材既有系统性,又具有一定的深度,并符合大学课堂教学的要求。

本教材从列入世界自然名录的自然景观开始,以具体存在的被公认的自然美来说明自然美,概括出自然美的具体范围、特征与类型;进而探讨自然美的生成过程,即自然展现为美的过程与自然美的拓展,探讨自然美与艺术的关系;接着阐释自然美与环境的关系,分析自然美与美学理论的关系;最后借助旅游知识,为走向大自然提供实践层面的帮助。本教材特别重视揭示自然美与人生的关系,揭示自然美能给人以在其他方面都不能获得的审美价值与人生启迪,呼吁要接受自然的美育!

本教材每章后都有思考题,全书后附有学习参考书,有大量插图,并已有较完整的课件,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

本课程与本教材体现着一种新的尝试,肯定存在许多不足,我们期望学界同仁的批评指正,使本课程与教材能逐步完善起来。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与引用了不少相关的著作、论文与图片,在此对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教材是集体创作的成果,具体分工如下:

王旭晓 中国人民大学 绪论、第一章

阳黔花 贵州师范大学 第二章

宋薇 河北大学 第三章

张都爱 中国政法大学 第四章

黄柏青 长沙理工大学 第五章

曹晖 黑龙江大学 第六章

卢铭 山东滨州医学院 第七章

杨凌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第八章

杨江涛 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 第九章

唐骅 北京外交学院 第十章

杨道圣 北京服装学院 第十一章

俞晓辉 北京语言大学 第十二章

全书由王旭晓主编,负责组织,提出大纲与统稿。

主编 王旭晓
2008年1月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逐步深入的重要历史时期,由王旭晓、欧阳周教授分别担任正副总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素质与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即将陆续出版。这是我国高校美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具有重要的意义的事情。

首先,本教材的出版正值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七”大刚刚结束,因而成为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众所周知,党的“十七”大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又一次对包括美育在内的素质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就又一次将美育作为党的教育方针与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坚持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发展观则必然地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美育恰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途径。这是我们党和我们国家对美育重要作用认识的深化,进一步将其提到决定经济社会发展前途命运的高度。事实证明,缺少人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而缺少美育的人的现代化也是不可能的。美育已经成为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教育理论指导下关系到未来一代一代建设者的基本素质与精神面貌的极为重要的事业。

本教材的出版也是进一步贯彻党和国家一系列有关加强美育决定的重要举措。早在1999年6月,党中央与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教会所通过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对美育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刻论述,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明确要求“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课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2002年7月25日教育部部长令《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加强艺术类课程教学,按照国家的规定和要求开齐开足艺术课程。……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根据以上精神,教育部于2006年下发了《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于公共艺术类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目标与具体课程设置以及保障等作了明确的规定。本教材就是在上述精神指导下对于课程指导方案的具体落实,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方案的精神意图。

本教材的主编与参编者都是长期工作在高校美育教学实践第一线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美育教学的实践经验。这就使本教材具有了较高的实践性特点与可操作性。本教材根据我国新时期20多年美育实际,首先立足于普通高校非艺术类专业美育课程的基本任务不是旨在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而是着力于健康审美观的确立与较强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就是立足于培养“生活的艺术家”。为此,本系列教材将课程分为审美基础理论、审美修养、艺术鉴赏与实践三大类。审美基本理论课立足于给学生提供健康的审美观与有关知识;审美修养类课程着重提高学生具体的审美技巧与素养;而艺术鉴赏与实践类课程则是在健康的审美观指导下给学生提供带有导向性的更加具体的审美知识与经验以及提供广阔的亲身体验艺术的空间。本教材还努力贯彻古今、中西结合的精神,既考虑到中西方艺术、审美传统和具体的艺术门类,也努力将多方面的现代艺术类型、审美技巧等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它是总结20年美育教学实践的重要成果之一,我想一定会受到广大美育教师的欢迎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编者还一定十分欢迎广大从事美育教学工作的老师与其他美育爱好者对本教材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

美育事业虽然十分重要,但由于陈旧教育观念的影响十分牢固,因而美育实际上至今仍然是所有教育与教学环节中最薄弱的一环,即便是《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在课程设置、选修要求、教师人数与后勤保障方面的要求已经从我国实际出发是一些最基本的要求,但真正达到这一要求的高校其实并不是多数,我们在美育方面的工作任务还很重。我想在当前大好的形势下,在包括本系列教材编写者在内的广大美育工作者的锲而不舍的努力下,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发展,人们一定会愈来愈加重视美育事业。我们深信并期待着。

曾繁仁
2008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