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心
图书中心
新书推荐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书中心 -> 新书推荐 -> 正文
第六卷 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体系概论(中、英文版合卷)
  • 【作者】:陈国达
  • 【出版时间】:2008-04
  • 【字 数】:1404(千字)
  • 【定 价】:¥2280(元)
  • 【出 版 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5-645-7
  • 【页 码】:(页)
  • 【开 本】:16开
本卷收入著者专著:《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体系概论》(中文版,1996;英文版,2000)。这是活化(地洼)构造及成矿理论的系统论著之一,该专著是在1956年发现大陆新构造单元———地台“活化区”或地洼区并初创地洼学说的基础上,经过40年中、外学者的实践检验和对初始理论所进行的一系列新概念的充实与理论的再创新和拓展后,作出比较系统、全面、概要的专门论述;是在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的创新与拓展上具有里程碑重要意义的论著,标志着地洼学说的理论范畴、研究内容与方法,从历史大地构造学及大陆基本构造单元的历史综合分析,向历史-因果论综合大地构造学及全球陆海岩石圈超级综合构造区的历史-动力学演化与运动综合分析的拓展,把地洼学说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兼容并重的理论研究,从最初大陆大地构造单元与成矿学相对狭窄的领域,拓展推进到全球陆海壳体大地构造单元及成矿学演化与运动并重的领域,为探索全球构造演化与运动及其成矿的时空规律性,开辟了新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研究途径。
序言———总结过去 开创未来……………………………………………………………… (1)
1 活化(地洼)构造理论简述………………………………………………………………… (3)
1.1 活化(地洼)构造理论的一般概念………………………………………………… (3)
1.2 活化(地洼)构造理论体系的组成内容及理论结构……………………………… (7)
1.3 活化(地洼)构造理论的学科范畴……………………………………………… (10)
1.4 活化(地洼)构造理论与活化(地洼)构造学派………………………………… (10)
1.5 活化(地洼)构造理论与大地构造学…………………………………………… (13)
1.6 活化(地洼)构造理论与成矿学………………………………………………… (19)
2 活化(地洼)构造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历史-动力综合分析法及其运用……… (24)
2.1 概述……………………………………………………………………………… (24)
2.2 大地构造单元及其鉴别的意义………………………………………………… (24)
2.3 构造区及其划分的意义………………………………………………………… (25)
2.4 历史-动力综合分析法………………………………………………………… (26)
2.5 鉴别大地构造单元和划分构造区的分析方法………………………………… (31)
3 地洼区———大陆地壳基本构造新单元………………………………………………… (74)
3.1 后地台区阶段新构造单元的发现……………………………………………… (74)
3.2 地洼区的定义…………………………………………………………………… (75)
3.3 地洼区的发展过程……………………………………………………………… (75)
3.4 地洼区的主要特征……………………………………………………………… (79)
3.5 地洼区的分布及时代类型……………………………………………………… (139)
4 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地壳演化的一般性规律…………………………………… (142)
4.1 地洼区———地壳演化史中动定转化的例证…………………………………… (142)
4.2 地壳演化一般性规律的新认识———动定转化递进律………………………… (146)
4.3 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关于递进律的论述………………………………… (150)
4.4 地壳动定递进转化说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55)
5 递进(活化)构造成矿理论———大地构造演化与运动成矿的新理论………………… (157)
5.1 概述……………………………………………………………………………… (157)
5.2 历史-动力综合成矿分析……………………………………………………… (158)
5.3 递进(活化)构造成矿理论要点………………………………………………… (160)
5.4 不同成矿大地构造类型的成矿条件…………………………………………… (167)
5.5 重点矿种在不同成矿大地构造类型中的差别………………………………… (169)
5.6 重点矿床类型在不同含矿大地构造类型中的差别…………………………… (171)
5.7 不同大地构造类型矿床的产出特点及主要含矿建造………………………… (172)
5.8 不同大地构造性质构造区的控矿特征………………………………………… (184)
5.9 多因复成矿床———一种大地构造演化综合成因的新类型矿床……………… (199)
5.10 壳体演化-运动与大地构造成矿…………………………………………… (213)
6 壳体———综合大地构造的新概念……………………………………………………… (221)
6.1 有关壳体的基本概念…………………………………………………………… (221)
6.2 壳体的一般特征………………………………………………………………… (223)
6.3 壳体的演化及运动……………………………………………………………… (235)
6.4 壳体的生消、迁移和离合……………………………………………………… (247)
7 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假说———壳体与成矿演化-运动动力源的探索…………… (256)
7.1 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假说………………………………………………… (256)
7.2 地幔蠕动与壳体动定转化递进规律…………………………………………… (258)
7.3 壳体演化与运动的根本原因…………………………………………………… (259)
7.4 壳体演化-运动与地幔关系的深部表现……………………………………… (261)
7.5 壳体运动及有关构造形成的力源机制………………………………………… (261)
7.6 壳体运动的主动和波动、内因和外因………………………………………… (264)
7.7 地幔蠕动与成矿………………………………………………………………… (267)
7.8 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的数理模型…………………………………………… (269)
8 地洼(活化)构造理论有关的几个专门问题…………………………………………… (282)
8.1 关于地洼区的几个问题………………………………………………………… (282)
8.2 壳体构造与板块构造…………………………………………………………… (288)
8.3 造山作用与造盆作用…………………………………………………………… (301)
8.4 活化(地洼)构造理论编图的原则……………………………………………… (324)
8.5 关于前寒武纪大地构造的研究………………………………………………… (330)
9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 (349)
9.1 中国大地构造分区简述………………………………………………………… (349)
9.2 中国大地构造时空演化与运动规律简述……………………………………… (381)
10 亚洲陆海壳体大地构造……………………………………………………………… (397)
10.1 亚洲陆海壳体大地构造区划简介…………………………………………… (397)
10.2 亚洲陆海地壳演化-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若干规律………………………… (401)
10.3 亚洲大陆壳体中、新生代三大事件的探讨…………………………………… (408)
参考文献…………………………………………………………………………………… (434)
后 记…………………………………………………………………………………… (447)

本卷收入著者专著:《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体系概论》(中文版,1996;英文版,2000)。这是活化(地洼)构造及成矿理论的系统论著之一,该专著是在1956年发现大陆新构造单元———地台“活化区”或地洼区并初创地洼学说的基础上,经过40年中、外学者的实践检验和对初始理论所进行的一系列新概念的充实与理论的再创新和拓展后,作出比较系统、全面、概要的专门论述;是在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的创新与拓展上具有里程碑重要意义的论著,标志着地洼学说的理论范畴、研究内容与方法,从历史大地构造学及大陆基本构造单元的历史综合分析,向历史-因果论综合大地构造学及全球陆海岩石圈超级综合构造区的历史-动力学演化与运动综合分析的拓展,把地洼学说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兼容并重的理论研究,从最初大陆大地构造单元与成矿学相对狭窄的领域,拓展推进到全球陆海壳体大地构造单元及成矿学演化与运动并重的领域,为探索全球构造演化与运动及其成矿的时空规律性,开辟了新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研究途径。

该专著对地洼学说的理论结构和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包括活化(地洼)构造的指导思想———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及其理论的五个组成部分:①地洼区———大陆地壳基本构造新单元;②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地壳演化的一般性规律;③递进(活化)构造成矿理论———大地构造演化成矿的新理论;④壳体———全球综合大地构造新概念;⑤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假说———壳体与成矿演化-运动动力源的探索;以及四个衍生学科:成矿构造学、构造地球化学、构造地球物理学、壳体大地构造学。此外,专著中还针对地洼(活化)构造理论研究中的若干专门性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和亚洲陆海壳体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以及亚洲大陆壳体中、新生代的重大事件,作出了专门性论述。

为了有利于与国际地学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以及有助于国内、外读者对照阅读,此次汇编《陈国达全集》时,将《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体系概论》的中、英版合卷出版。英文版在2000年单独出版时,译名为DiwaTheory—ActivatedTectonicsandMetallogeny,但由于1996年出版中文版时,采用的英文译名为DiwaTheory—OutlineonActivatedTectonicsandMetallogenicTheoreticSystem。此次中、英版合卷中英文版采用了1996年的英译名。英文版的出版,加强了与国际地学界的交流,扩大了地洼学说在国际上的影响,在“21世纪活化构造与成矿学发展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长沙)上作为主要交流材料,受到国内外地学界同仁的关注和欢迎。在2002年被评为第六届湖南图书奖壹等奖,第十届全国优秀科技 图书叁等奖。

《陈国达全集》的出版,是我国地球科学文献史上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它是著名地质学家陈国达七十余年,不畏艰辛坚持以野外地质调查为本,遵循“继承不泥古,发展不离新”理念,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历史记录和科学总结,是在中国和世界地球科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科学遗产之一;是中国科学家对世界地球科学作出的贡献之一,为中国地球科学赢得了荣誉。

陈国达是二十世纪对推进我国地球科学振兴发展,使之立于世界地球之林,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代表之一。陈国达对大陆内部后克拉通造山区的发现;及其对陆内造山区造山-造盒构造、岩浆及变质作用和多因复成矿作用进行的开拓性工作;及在此基础上原始自主创立的地洼学说或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被国际地学界公认是一项最新的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理论,并形成国际性学派和被纳入国际地科联矿床成因协会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的研究领域。

陈国达发现并论述大陆岩石内部的活化造山区,现已成为当代大陆动力学前沿研究的关键性课题,并促进了诸如:大陆基底层析成象、宽带性能电磁感应技术,数学模拟系统和岩石形成时间及深度的同位素系统、高分辨率地质年代技术、PTt史热动力学方法等的应用与发展。大陆内部造山区的动力学研究,正在成为检验板块构造理论的试金石,为后板块时代地球科学的重大变革开辟了途径。陈国达对板块构造理论局限性,于1992年作出《壳体构造》及论述,把全球岩石圈的演化与运动加以统一研究,代表了从历史-动力学综合理论大地构造学探索与开拓全球构造的一种创新道路。

陈国达既是把理论大地构造学与找矿生产实践兼容并重和合二为一学术路线的倡导者、奠基人;同时也是历史-动力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新领域的开拓者与实践者。

陈国达被公认为是中国20世纪100名论著最具国际影响的科学家之一。《陈国达全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除对理论大地构造学和成矿学的卓越贡献,尚包括在构造地质学、地震学、地貌学、古植物学、构造地球化学、多因复成矿床等等,多种传统地质学科与新兴学科上的建树,以及对中国新、老红色岩系研究上的突出贡献。此外,陈国达作为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尤为强调以地球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准确地了解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服务生产和发展国民经济,为人民谋利益。因此,《陈国达全集》中,尚包括有反映其哲学思想与方法和求真务实科学态度方面的经验总结,其中强调了对前人的理论都要一分为二,根据实践检验加以修正,并勇于创新发展它;主张重视野外实地观察,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获取让人信服的论据,忽视野外调查之风不宜效仿;强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和重视辩证思维在科学创新实践中的重要指导意义和作用;突出强调面向国民经济密切联系生产进行科学创新发展的学术路线特色等;从诸多方面为中国地球科学界的年青一代作出了榜样。

《全集》既是留给年青一代的宝贵科学遗产,也是珍贵的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