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在这条长河中,总会掀起一朵朵璀璨夺目的浪花,发出一阵阵如雷贯耳的涛声。不少科技之星,尤其是他们为之奋斗的光辉一生,恰似历史长河中永不消失的浪花和涛声,被人们争相传诵。
国际地科联矿床成因协会(IAGOD)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CTOD)副主席兼构造-岩浆活化(地洼)学组主席、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研究总中心主席、国际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主编、中南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地质学家陈国达就是这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星。
20世纪50年代末期,陈国达立足于东方文明古国的广阔大地,根据自己多年从事科学考察的实际,冲破传统地质理论的束缚,创立了一种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新理论,即地洼学说,也称活化构造说。该学说的创立被誉为一次“地学革命”。
经过半个世纪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地洼学说已发展成为与板块学说并驾齐驱的国际性学派。它扩大了找矿领域,推动了世界地球科学的发展,陈国达成为该国际性学派的“第一代引路人”以及举世瞩目的国际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