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简介概况
企业简介
组织机构
企业荣誉
社务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
员工风采
党建工会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动态新闻
近期活动
精彩视频
图书中心
精品图书
新书推荐
期刊中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临床与病理杂志
创新与创业教育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交通安全与环境(英文)
有色金属在线
有色金属在线
分社导航
有色金属出版中心
湘雅医卫分社
基础教育分社
理工出版中心
人文出版中心
融合发展部
文化传播
教材供应
校园书店
中南文创
资源下载
常用表格
书目下载
教材资源
联系我们
读者服务
欢迎来稿
人才招聘
版权贸易
经销商服务
MENU
网站首页
简介概况
企业简介
组织机构
企业荣誉
社务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
员工风采
党建工会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动态新闻
近期活动
精彩视频
图书中心
精品图书
新书推荐
期刊中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临床与病理杂志
创新与创业教育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交通安全与环境(英文)
有色金属在线
有色金属在线
分社导航
有色金属出版中心
湘雅医卫分社
基础教育分社
理工出版中心
人文出版中心
融合发展部
文化传播
教材供应
校园书店
中南文创
资源下载
常用表格
书目下载
教材资源
联系我们
读者服务
欢迎来稿
人才招聘
版权贸易
经销商服务
图书中心
图书中心
精品图书
新书推荐
新书推荐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书中心
->
新书推荐
-> 正文
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工艺学
【作者】:彭志辉
【出版时间】:2006-02
【字 数】:417(千字)
【定 价】:¥30(元)
【出 版 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ISBN】:7-81061-757-5/TB·023
【页 码】:523(页)
【开 本】:16开
本书简要介绍了稀有金属的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从加工角度阐述了稀有金属物理冶金基础,叙述了致密及高纯稀有金属生产方法和自由锻造方法,介绍了管、棒、丝、板、带、箔材的加工工艺、设备、润滑以及与产品品质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书末收录了部分稀有金属的二元相图,以方便读者查阅和使用。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材料科学、材料物理、材料加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或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稀有金属材料加工生产、科研和设计的有关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绪 论0.1 稀有金属的分类(2) 0.1.1 稀有轻金属(3) 0.1.2 稀有高熔点金属(3) 0.1.3 稀土金属(4) 0.1.4 稀有分散性金属(4) 0.1.5 稀有放射性金属(5) 0.2 稀有金属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5) 0.3 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工艺学课程研究的对象、目的及意义(7) 第一章 稀有金属材料物理冶金基础 1.1 钨、钼材料物理冶金基础(8) 1.1.1 钨、钼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8) 1.1.2 钨、钼的化学性能(10) 1.1.3 钨、钼的脆性、韧性和断裂行为(17) 1.1.4 钨、钼合金(20) 1.1.5 钨、钼及其合金的热处理(34) 1.2 钛及钛合金的物理冶金基础(42) 1.2.1 合金元素在钛合金中的作用(48) 1.2.2 钛及钛合金的热处理(56) 1.2.3 钛及钛合金的性能(68) 1.3 钽、铌及其合金的物理冶金基础(78) 1.3.1 钽、铌的物理-力学性能(80) 1.3.2 杂质及合金元素在钽、铌中的作用(85) 1.3.3 钽、铌合金的强化机理(98) 1.3.4 钽、铌及其合金的热处理(101) 1.4 锆、铪及其合金的物理冶金基础(107) 1.4.1 锆、铪的基本性能及特点(108) 1.4.2 锆、铪的应用(109) 1.4.3 杂质及合金元素在锆中的作用(110) 1.4.4 锆及其合金的热处理(113) 1.4.5 锆的性能(116) 1.4.6 铪的性能(121) 1.5 稀土金属的物理冶金基础(131) 1.5.1 稀土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能(134) 1.5.2 稀土金属的主要力学性能(137) 1.5.3 稀土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能(150) 1.5.4 稀土金属的应用(151) 第二章 致密、高纯稀有金属生产 2.1 概述(154) 2.1.1 粉末冶金法制坯的主要优缺点(156) 2.1.2 真熔炼法制锭的主要优缺点(156) 2.2 粉末冶金坯料的制备(157) 2.2.1 粉末的制备(163) 2.2.2 粉末的压制成型(170) 2.2.3 预烧结(188) 2.2.4 高温烧结(190) 2.3 坯锭的熔炼(198) 2.3.1 真空自耗电极电弧熔炼(201) 2.3.2 电子束熔炼(209) 2.4 钨、钼粉末冶金制品(217) 2.4.1 粉末冶金制备高温耐磨材料(217) 2.4.2 W -Cu电子封装材料(221) 2.4.3 Mo-Cu电子封装材料(221) 2.4.4 钼顶头及其他异型制品(223) 2.5 钨、钼、钽、铌单晶制取及稀土金属提纯(224) 2.5.1 单晶钨制取(224) 2.5.2 单晶钼制取(230) 2.5.3 单晶钽、铌制取(232) 2.5.4 悬浮区域熔炼-电传输联合法提纯稀土金属(234) 2.6 致密钨镀层及异型制品制取(237) 2.6.1 WF6气相还原制取钨镀层(238) 2.6.2 用氢还原WCl6制取钨镀层(242) 2.6.3 钨镀层的结构及组成(243) 2.6.4 CVD生产钨管(243) 2.6.5 CVD生产钨的异型制品(244) 2.6.6 PVD制取钨镀层(245) 第三章 稀有金属材料的自由锻造 3.1 自由锻造的基本方法(247) 3.1.1 镦粗(247) 3.1.2 拔长(251) 3.1.3 冲孔与扩孔(254) 3.1.4 切割(257) 3.2 加热、锻造设备(258) 3.2.1 加热设备(259) 3.2.2 锻造设备(259) 3.3 锻造工艺(263) 3.3.1 钨、钼及其合金的锻造工艺(263) 3.3.2 钽、铌及其合金的锻造工艺(264) 3.3.3 钛及钛合金的锻造工艺(265) 3.3.4 锆、铪及其合金的锻造工艺(270) 3.4 锻件的主要缺陷及消除方法(271) 第四章 稀有金属丝棒材生产 4.1 旋锻(273) 4.1.1 旋锻的基本原理(273) 4.1.2 旋锻工艺(276) 4.1.3 旋锻过程中金属变形规律(279) 4.1.4 稀有金属旋锻棒料的退火(284) 4.1.5 旋锻制品常见缺陷与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285) 4.1.6 旋锻设备及旋锻模(286) 4.2 拉制(290) 4.2.1 拉制的基本原理(290) 4.2.2 拉制时金属的流动特性(299) 4.2.3 拉制工艺(301) 4.2.4 拉制润滑(307) 4.2.5 拉丝工艺实例(310) 4.3 拉制设备(322) 4.3.1 拉丝机(322) 4.3.2 拉丝模(322) 4.3.3 退火炉(327) 4.4 丝材的缺陷及产生原因与防止措施(328) 第五章 稀有金属管棒材生产 5.1 挤压法生产管棒坯(334) 5.1.1 挤压工艺特点与工艺参数计算(334) 5.1.2 挤压方法(341) 5.2 挤压坯料的加热及工模具预热(342) 5.2.1 挤压坯料加热温度确定原则(342) 5.2.2 挤压坯料加热速度、加热时间确定原则(345) 5.2.3 挤压工模具的预热(352) 5.3 挤压工艺参数的选择(353) 5.3.1 挤压比λ的选择(353) 5.3.2 挤压速度的选择(355) 5.3.3 挤压润滑剂的选择(355) 5.4 挤压制品缺陷及防止措施(357) 5.5 斜轧穿孔与旋压(359) 5.5.1 钛合金斜轧穿孔前管坯的加热(359) 5.5.2 稀有金属管材旋压(361) 5.6 管材冷轧(367) 5.6.1 轧管轧制力的计算(369) 5.6.2 冷轧管材工艺参数的选择(374) 5.6.3 冷轧管材工艺润滑及冷却(377) 5.6.4 冷轧管材工具设计(378) 5.7 管材温轧(384) 5.7.1 温轧机(384) 5.7.2 温轧主要工艺参数(386) 5.7.3 温轧工艺润滑(386) 5.8 管棒拉制(388) 5.8.1 拉制设备(390) 5.8.2 拉制力的计算及影响拉制力的因素(390) 5.8.3 拉制工艺及润滑(392) 5.8.4 常见拉制的缺陷及消除方法(396) 第六章 稀有金属板带材生产 6.1 轧制工艺参数的选择(398) 6.1.1 热轧工艺参数的选择(398) 6.1.2 冷轧工艺参数的选择(407) 6.1.3 温轧工艺参数的选择(415) 6.1.4 换向轧制(419) 6.2 轧制力的计算(422) 6.2.1 轧制力(422) 6.2.2 轧制力计算(423) 6.3稀有金属板带材热处理(440) 6.4稀有金属轧制板带材常见缺陷及处理方法(444) 6.4.1 稀有金属热轧板带常见缺陷及消除方法(444) 6.4.2 稀有金属冷轧板箔材常见缺陷及消除方法(445) 附 录附录1 公式(4-12)中m =4槡33(tanα+f2)值(449) 附录2 公式(4-12)中a=1cosα2+ftanαcosα2-1值(451) 附录3 公式(4-12)中1λα值(453) 附录4 公式(4-11)中1+fcotα值(455) 附录5 部分稀有金属二元相图(457) 主要参考文献(522)
稀有金属是当代高新技术的基础原材料,其产品品种、质量、性能、产量与成本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它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不可分割的重大关系。我国稀有金属工业的发展,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成长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使我国稀有金属工业取得了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的钨产量占世界第一,钨冶炼技术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原子能级海绵锆是关系到我国核电站的关键材料,过去从国外进口受诸多限制,通过科技攻关,已能生产满足国内需求的原子能级海绵锆,为我国的国防、核能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钽冶炼加工业实施多项技术引进取得成功,使我国钽的生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实现了高比容电容器钽粉的首次出口。但是,综合分析我国稀有金属工业的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整体水平低,许多产品生产规模小、装备水平差,生产自动控制远未普及,产品品质不稳定,产品深加工亟待发展,产品成本偏高缺乏竞争力等问题。我国应充分利用加入 WTO 的大好时机,力争在最短的时期内使我国的稀有金属工业赶上和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任重道远,仍需努力。本书是在多年教学、科研实践基础上,按照学校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经过多次修改教学讲义编写而成。限于篇幅,本书主要从加工的角度出发,对目前能作为材料使用的稀有金属进行介绍,在绪论中主要介绍了稀有金属的分类及1前 言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一章中对稀有金属冶金物理基础进行了叙述;从第二章到六章分别介绍了致密及高纯稀有金属的制备,稀有金属的自由锻造,丝棒材生产、管棒材生产、板带材生产的有关工艺、设备、润滑以及与产品品质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书末收录了部分稀有金属的二元相图,以方便读者查阅和使用。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田荣璋教授(主审)、娄燕雄教授、尹志民教授、潘叶金教授、潘青林教授、汪明朴教授等的指导,他们对本书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书中还引用了参考书中的许多宝贵资料,在此向作者致以衷心感谢。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遗漏之处难免,恳请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编 者 200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