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心
图书中心
新书推荐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书中心 -> 新书推荐 -> 正文
铜冶金
  • 【作者】:彭容秋
  • 【出版时间】:2005-12
  • 【字 数】:438(千字)
  • 【定 价】:¥24(元)
  • 【出 版 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5-015-3/TO·001
  • 【页 码】:269(页)
  • 【开 本】:16开
这是一本铜冶金工厂职工技术培训教材。全书共分13章,涵盖了铜冶金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与设备及操作要领。对现代铜冶金新方法———闪速熔炼、顶吹浸没熔炼、诺兰达法与白银法均作了详细介绍。对细菌浸出与溶剂萃取—电积法生产铜与传统炼铜方法,包括大型炼铜厂采用的不锈钢永久阴极铜电解精炼也作了适当的介绍。本书内容丰富,编写简明,适合于铜冶金工厂的生产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作技术培训教材用,也可供其他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1 铜冶金一般知识(1) 1.1 铜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1) 1.1.1 铜及其主要合金的性质(1) 1.1.2 铜的硫化物、氧化物及其性质(3) 1.2 铜的产量及消费量(4) 1.2.1 近10年世界各国的铜产量(4) 1.2.2 铜的用途及铜消费量的变化(4) 1.3 铜冶金原料(5) 1.3.1 铜的矿物、矿石与精矿(5) 1.3.2 铜精矿的组成与冶炼工艺的关系(6) 1.3.3 再生铜原料(7) 1.4 铜冶金方法(7) 1.5 近20年来国内外铜冶金技术的发展(9) 2 铜精矿造锍熔炼的基本原理(11) 2.1 概 述(11) 2.2 造锍熔炼的基本原理(12) 2.2.1 主要物理化学变化(12) 2.2.2 铜熔炼有关反应的ΔG -T图(13) 2.2.3 M -S-O系化学势图(15) 2.2.4 矢泽彬的铜熔炼氧势-硫势图(15) 2.2.5 斯吕德哈、托格里和斯米尔诺夫的铜熔炼氧势-硫势图(16) 2.3 熔炼产物(17) 2.3.1 铜锍的形成及其特性(17) 2.3.2 炉渣的组成及其性质(21) 2.3.3 炉渣-铜锍间的相平衡(25) 3 闪速熔炼(26) 3.1 概 述(26) 3.1.1 闪速熔炼的产生及发展(26) 3.1.2 铜精矿闪速熔炼的工艺流程及生产过程(26) 3.2 闪速炉反应塔内的传输现象和主要氧化反应(29) 3.3 奥托昆普闪速炉的炉体结构和精矿喷嘴类型(30) 3.3.1 闪速炉的外形结构尺寸(30) 3.3.2 闪速炉炉体各部位的结构(31) 3.3.3 闪速炉精矿喷嘴类型与结构(37) 3.4 闪速熔炼作业的技术管理(41) 3.4.1 闪速炉熔炼过程的管理(41) 3.4.2 贫化电炉的管理(44) 3.5 闪速熔炼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5) 3.6 铜闪速熔炼的配料计算(46) 3.7 闪速熔炼的计算机控制及数学模型实例(49) 3.7.1 熔炼渣中Fe/SiO2控制(50) 3.7.2 铜锍品位和铜锍温度控制(53) 3.7.3 冶金计算实例(58) 3.8 闪速熔炼发展的成就(62) 3.8.1 闪速熔炼的“四高”发展趋势(62) 3.8.2 闪速熔炼发展的新技术新设备(63) 4 诺兰达熔池熔炼(66) 4.1 诺兰达熔炼生产工艺过程(66) 4.1.1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66) 4.1.2 炉料和燃料(67) 4.1.3 熔池中的物理化学变化(69) 4.1.4 熔炼产物(71) 4.1.5 诺兰达炉熔炼的生产数据与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74) 4.2 诺兰达反应炉结构及其装备(76) 4.2.1 诺兰达反应炉的炉体结构(76) 4.2.2 诺兰达反应炉的装置及其结构(79) 4.2.3 诺兰达反应炉的附属装置(80) 4.3 诺兰达炉正常操作的控制及常见故障的处理(82) 4.3.1 诺兰达炉熔炼过程的主要控制参数及控制方法(82) 4.3.2 常见故障及处理(87) 4.4 诺兰达炉生产过程的物料平衡及热平衡(89) 4.4.1 诺兰达熔炼过程物料平衡实例(89) 4.4.2 大冶诺兰达炉热平衡实例(90) 4.5 诺兰达炉生产控制过程自动化(90) 4.6 诺兰达熔池熔炼的特点及发展趋势(91) 5 顶吹浸没熔炼法(93) 5.1 概 述(93) 2铜 冶 金5.2 生产工艺流程(94) 5.3 顶吹浸没熔炼炉的结构及主要附属设备(97) 5.3.1 炉子结构(97) 5.3.2 主要附属设备(99) 5.4 炉子的正常操作及常见故障处理(102) 5.4.1 澳斯麦特炉的操作(102) 5.4.2 贫化电炉的操作(103) 5.4.3 顶吹浸没熔炼炉常见工艺故障及处理(104) 5.5 顶吹浸没熔炼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5) 5.6 顶吹浸没熔炼过程的物料平衡及热平衡(106) 5.7 顶吹浸没造锍熔炼过程控制的自动化(107) 5.8 顶吹浸没熔炼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111) 6 白银炼铜法(113) 6.1 概 述(113) 6.2 白银炼铜法的生产(114 ) 6.3 白银炉内炉料和熔体的混合与运动规律(116) 6.4 白银炉炉体结构及主要附属设备(118) 6.4.1 白银炉的炉体结构(118) 6.4.2 主要附属设备(121) 6.5 白银炉的正常操作及常见故障的处理(125 ) 6.5.1 白银炉熔炼主要技术条件控制(125) 6.5.2 正常生产操作(127) 6.5.3 开、停炉作业(128) 6.5.4 常见故障及处理(130) 6.6 白银炼铜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1) 6.6.1 床能力(131) 6.6.2 标准燃料率(132) 6.6.3 烟气二氧化硫浓度(132) 6.6.4 渣含铜(132) 6.6.5 铜的直收率和回收率(134) 6.6.6 炉寿命(134) 6.6.7 炉子热效率(134) 6.7 白银炉熔炼过程的热平衡及物料平衡(135) 6.7.1.白银炉熔炼过程的热平衡(135) 6.7.2 白银炉熔炼过程的物料平衡(137) 6.8 生产控制过程自动化(139) 6.9 白银炼铜法的工艺特点及发展趋势(139) 7 其他熔炼新方法(141) 7.1 瓦纽柯夫法(141) 7.2 特尼恩特法(144) 7.3 三菱法连续炼铜(146) 7.4 北镍法(氧气顶吹自热熔炼炉)(148) 8 传统熔炼法(151) 8.1 密闭鼓风炉熔炼(151) 8.1.1 概 述(151) 8.1.2 炼铜鼓风炉炉内发生的变化(153) 8.1.3 密闭鼓风炉结构(154) 8.1.4 鼓风炉熔炼过程的正常操作及常见故障处理(156) 8.2 反射炉熔炼(161) 8.2.1 概 述(161) 8.2.2 反射炉熔炼的工艺流程及生产过程(162) 8.2.3 反射炉的结构及其主要附属设备(163) 8.2.4 反射炉熔炼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67) 8.2.5 反射炉熔炼操作技术管理的若干经验(167 9 铜锍的吹炼(169) 9.1 概 述(169) 9.2 铜锍吹炼的基本原理(170) 9.2.1 吹炼时的主要物理化学变化(170) 9.2.2 杂质在吹炼过程中的行为(171) 9.3 转炉结构及耐火材料(172) 9.3.1 转炉结构(172) 9.3.2 转炉的附属设备(175) 9.3.3 转炉用的耐火材料(177) 9.4 转炉吹炼生产实践(180) 9.4.1 吹炼过程(180) 9.4.2 作业制度(181) 9.4.3 转炉吹炼加料(183) 9.4.4 铜锍吹炼产物及放渣与出铜操作(183) 9.4.5 转炉的开、停炉作业(185) 9.4.6 转炉吹炼过程中常见的故障及其处理(187) 9.4.7 转炉吹炼的技术经济指标(188) 9.5 铜锍吹炼的其他方法(191) 9.5.1 反射式连续吹炼炉吹炼(191) 4铜 冶 金 9.5.2 铜锍的闪速吹炼(194) 10 炉渣的贫化处理(198) 10.1 还原贫化法(198) 10.2 磨浮法处理炉渣(200) 10.2.1 诺兰达熔炼炉渣的选矿工艺(201) 10.2.2 转炉渣的选矿工艺(203) 10.2.3 铜炉渣磨浮法与电炉贫化法的比较(204) 11 粗铜的火法精炼(206) 11.1 概 述(206) 11.2 粗铜火法精炼的基本原理(206) 11.3 粗铜火法精炼生产工艺(209) 11.3.1 回转炉精炼工艺(209) 11.3.2 反射炉精炼工艺(213) 11.3.3 倾动炉精炼工艺(217) 11.4 阳极浇铸(218) 11.4.1 圆盘浇铸(219) 11.4.2 阳极铸模(220) 11.4.3 阳极外形质量与修整(221) 11.4.4 Hazelett连铸机(222) 12 铜的电解精炼(224) 12.1 电解精炼的目的(224) 12.2 电解精炼的基本原理(224) 12.2.1 铜电解精炼过程的电极反应(224) 12.2.2 阳极杂质在电解过程中的行为(226) 12.3 电解精炼工艺流程及生产实践(230) 12.3.1 铜电解精炼生产工艺流程(230) 12.3.2 电解生产的设备(231) 12.3.3 铜电解精炼的电解液(234) 12.3.4 铜电解精炼的电流密度、电流效率、槽电压和电能消耗(239) 12.3.5 种板槽的技术条件及永久性阴极法电解(242) 12.3.6 阴极铜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245) 12.3.7 电解液的净化(249) 13 铜的湿法冶金(254) 13.1 概 述(254) 13.2 矿石浸出(255) 13.2.1 浸出的基本原理(255) 13.2.2 浸出体系的选择(256) 13.2.3 浸出方式(260) 13.3 从含铜贫溶液中富集铜(263) 13.3.1 萃取原理(263) 13.3.2 铜的萃取剂与稀释剂(264) 13.3.3 萃取工艺(265) 13.3.4 萃取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故障及处理(267) 13.4 铜的电积(267)
进入21世纪,铜冶金技术无论在强化熔炼,设备改进和操作管理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要求,特编写了这一技术培训教材。为了适应广大技术工人读者的要求,以总结生产实践知识为主,对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要求也作了必要的叙述。以国内先进生产方法为主,对国外先进技术和传统炼铜法也作了简单的介绍;在分析现有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对今后技术发展的趋向也作了应有的提示。通过本书的学习,有益于造就读者成为既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又能付诸实践、勇于创新的新型人才。全书共分13章,除造锍熔炼基本原理专辟一章叙述外,各种新熔炼方法的特点均在各自章节中叙述。由于强化熔炼方法都会产出含铜较高的炉渣,因此炉渣贫化处理显得日益迫切,专辟一章来介绍。国内各铜厂采用的新冶炼方法不尽相同,如侧吹熔池熔炼就有白银法与诺兰达法,顶吹浸没熔炼又有艾萨炉与澳斯麦特炉,甚至还包括有北镍法,书中不可能对这么多新方法都作详细介绍,如艾萨炉与澳斯麦特炉便合为一章称顶吹浸没熔炼法,只能在顶吹浸没熔炼的共性基础上,略述其特点。因此,在教学培训过程中,可根据工厂具体情况作适当增删。对于各操作过程亦然,只能叙述原则要求,至于岗位的具体操作要点也有待补充。本书内容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但学员的文化水平不一,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如自由能、活度、电极电位等热力学概念,以及化学势图的应用等应作适当解释,否则部分学员难以接受。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厂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本书的主要内容虽然来自各厂的生产实践,但参编人员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某些缺点与错误,敬请批评指正,竭诚感激。 编者 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