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中心
图书中心
新书推荐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书中心 -> 新书推荐 -> 正文
无机化学
  • 【作者】:周莹
  • 【出版时间】:2005-09
  • 【字 数】:349(千字)
  • 【定 价】:¥24(元)
  • 【出 版 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05-217-2/G·070
  • 【页 码】:231(页)
  • 【开 本】:16开
绪 论(1) 第1章 溶 液(5) 1.1 溶液的浓度(5) 1.1.1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6) 1.1.2 物质的量浓度(7) 1.1.3 质量摩尔浓度(7) 1.1.4 摩尔分数(7) 1.1.5 质量分数(7) 1.2 稀溶液的依数性(8) 1.2.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及拉乌尔定律(8) 1.2.2 溶液的沸点升高(9) 1.2.3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10) 1.2.4 溶液的渗透压(11) 第2章 化学反应基本理论(16) 2.1 化学热力学(16) 2.1.1 热力学基础知识(16) 2.1.2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20) 2.1.3 热化学定律(23) 2.1.4 化学反应的方向(25) 2.2 化学动力学(32) 2.2.1 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32) 2.2.2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7) 2.2.3 化学反应的速率理论(38) 2.3 化学平衡(42) 2.3.1 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42) 2.3.2 标准平衡常数(43) 2.3.3 多重平衡规则(46) 2.3.4 化学平衡的移动(46) 第3章 溶液中的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53) 3.1 溶液中的酸碱平衡(53) 3.1.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53) 3.1.2 缓冲溶液(59) 3.1.3 盐类的水解(61) 3.2 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66) 3.2.1 难解电解质的溶度积(66) 3.2.2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68) 3.3 酸碱理论概述(73) 3.3.1 质子理论(73) 3.3.2 电子理论(74) 第4章 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78) 4.1 表面化学(78) 4.1.1 表面能与表面张力(79) 4.1.2 润湿现象(81) 4.1.3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和毛细现象(82) 4.1.4 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作用(84) 4.2 胶体化学(86) 4.2.1 分散系统(86) 4.2.2 溶胶的性质(88) 4.2.3 胶团结构(91) 4.2.4 溶胶的稳定和聚沉(92) 4.2.5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94) 4.2.6 表面活性物质和乳浊液(95) 第5章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100) 5.1 氧化还原反应(100) 5.1.1 氧化与还原(100) 5.1.2 氧化数(值)(100) 5.1.3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01) 5.2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103) 5.2.1 原电池(103) 5.2.2 电极电势(106) 5.2.3 电极电势的应用(112) 5.2.4 元素电位图(116) 无 机 化 学第6章 原子结构(125) 6.1 原子光谱和能级的概念(125) 6.1.1 原子光谱(125) 6.1.2 玻尔的氢原子模型(126) 6.2 核外电子运动的状态(127) 6.2.1 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的特性(127) 6.2.2 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简介(128) 6.2.3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129) 6.2.4 几率密度和电子云(129) 6.2.5 量子数(130) 6.3 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律(132) 6.3.1 核外电子排布原理(132) 6.3.2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132) 6.3.3 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律(133) 6.3.4 屏蔽效应(138) 6.4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139) 6.4.1 原子半径(rA)(139) 6.4.2 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141) 6.4.3 电负性(143) 第7章 分子结构(149) 7.1 概 述(149) 7.2 共价键理论(150) 7.2.1 价键理论(150) 7.2.2 杂化轨道理论(155) 7.2.3 分子轨道理论(157) 7.3 分子作用力(162) 7.3.1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162) 7.3.2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163) 7.3.3 氢 键(165) 第8章 配位化合物(174) 8.1 基本概念(174) 8.1.1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174) 8.1.2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176) 8.2 配位平衡(177) 8.2.1 配位平衡常数(177) 8.2.2 配位平衡的移动(179) 8.3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183) 8.3.1 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183) 8.3.2 配合化合物的空间构型(185) 8.3.3 外轨型配位化合物和内轨型配位化合物 8.4 鳌合物(188) 8.4.1 基本概念(188) 8.4.2 鳌合物的稳定性(189) 8.4.3 鳌合物的应用(190) 第9章 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196) 9.1 氢、氧和硫(196) 9.1.1 氢化物(196) 9.1.2 氧和臭氧(197) 9.1.3 硫的化合物(198) 9.2 碳和硅(199) 9.2.1 碳的化合物(200) 9.2.2 硅的化合物(201) 9.3 氮和磷(202) 9.3.1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202) 9.3.2 磷及其重要化合物(203) 9.4 卤 素(205) 9.4.1 卤素单质(205) 9.4.2 卤化氢和氢卤酸(206) 9.4.3 卤化物(207) 9.4.4 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207) 9.5 铁和钴(209) 9.5.1 铁的化合物(209) 9.5.2 钴的化合物(210) 9.6 铬、钼、锰(210) 9.6.1 铬的化合物(210) 9.6.2 钼的化合物(211) 9.6.3 锰的化合物(211) 9.7 铜和银、锌和汞(212) 9.7.2 锌和汞的重要化合物(213) 附 录(216) 主要参考文献(231) ⅳ无 机 化 学元素周期表(232)
无机化学是高等院校农林、生物、建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包括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理论、溶液和胶体理论、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等。本书在内容选编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1.全书在内容选择和安排上,保持了无机化学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编写思路为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是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的内在规律,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理论是物质结构和性质变化规律的内在基础。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专业需要。农林、生物、建筑、材料领域的许多问题都与溶液理论、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表面化学、胶体化学、电化学、配位化学、物质结构理论紧密相关,这些都是本书的重点内容,生物能源、酶催化、离子的生理平衡、微量元素与生命过程、农药与化肥、环境保护、材料合成与应用等相关内容在本书中都得到了相应的体现。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3.在每章前面编写了教学要求,在每章后面编写了小结。这样做可以方便于学生自学和复习。4.在选读材料部分重点介绍了化学与生物学交叉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最新动态。我们试图用这种方式将最新的知识引进教材和课堂,让学生能够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及时掌握最新知识。5.本书根据30~50学时教学计划编写。各院校可以根据专业需要和教学学时,对相关内容进行取舍。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邓洪,王赛,李青,汤林,郭亚平,谭晓燕,周莹。胡云楚教授和陈学泽教授对全书书稿进行了认真审阅,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谨此致谢!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编者单位相关部门和中南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本书不仅是编者多年来教学成果的总结,也是博采众长合力笔耕的成果,希望受到师生们的关注和欢迎。尽管编者在编写时精雕细刻,力求做到开拓创新、尽善尽美,但限于编者学识水平,书中欠妥乃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教者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