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说明
中国铝业发展迅猛, 2003年原铝产量达到了550万t, 2004年会超过600万t, 成为世界上原铝生产大国, 而且是第1大国。从2002年开始, 中国一跃成为原铝净出口国。
我国2003年铝型材产量为210万t; 铝板带材产量为75万t; 铝箔材产量超过35万t。铝加工材已成为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
然而, 铝加工材特别是铝板、 带、 箔材仍然有较大数量的进口, 除必要的物资交流部分外, 进口的主要是技术含量高、 我国目前生产尚困难的产品。《手册》过去是铝加工工作者的“朋友”, 在铝加工业中享有盛名。今后, 特别是在国家对铝业进行“调控”时期, 《手册》一如既往, 肩负着为铝加工业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的重任。
《手册》第2版已售罄, 应广大读者要求, 在听取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 第3版除对内容进行修订外, 增加1个开篇及铝材应用篇, 并把附录列为第5篇, 增加内容, 扩大资料性和可查阅性。
《手册》用纸更讲究, 印装更精美, 希望继续成为从事铝合金及其加工工作者、 在校师生较全面的不可多得的一本工具书。
热烈欢迎读者及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和批评。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
第二版说明
1.最近十年来, 我国铝工业发展迅猛。1999年铝产量约250万吨, 铝加工厂发展到1500余家, 其中有300余家板带加工厂, 90余家线材加工厂, 其余为型材加工厂。这一年仅建筑铝型材生产就有上百万吨。当年总用铝量达350万吨(包括废铝回收再利用)。由此可见, 客观上需要《铝合金及其加工手册》再版。
2.这本《手册》原定1993年以前再版, 因种种原因误了进程, 在此向读者致歉。《铝合金及其加工手册》第二版仍按原计划, 把篇幅压缩到150万字左右, 尽量维持原来的作者队伍不变。有的作者因离退休联系不上或因篇幅压缩这次未能执笔, 请谅解。
3.第一版《铝合金及其加工手册》内容之丰, 水平之高, 作用之大, 已取得社会共识, 并于1996年荣获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她对出版社和作者都给予了极大的鼓舞和很高的荣誉, 也是促进这次能够再版的动力。在此, 殷切地希望读者对第二版的《手册》提出宝贵意见, 我们准备过几年第三次修订出版。
4.《手册》这次再版修订是在听取广大读者意见并在第一版的基础上, 删去不适用、 使用面窄乃至知识陈旧的部分; 在国内首次全面使用最新标准; 更新近半内容, 使其更先进、 更实用, 语言更精炼、 表达更准确、 印装更精美, 希望成为从事铝合金及其加工工作者, 在校学生不可多得的一本工具书。
5.与这本《手册》再版的同时, 正在编写审校其姊妹篇《铜合金及其加工手册》, 预计2001年就会与读者见面, 特此奉告。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0年8月
第一版说明
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铝加工工业迎来了黄金时代, 生产铝材的企业已达400余家。产量超过50万吨。为了促进我国铝加工工业的发展与开发铝材应用的新领域; 为了适应铝加工工业有关人员的需求, 本社组织20余位教授、 专家、 高级工程师参加编写这本《铝合金及其加工手册》。
2.本《手册》荟集了我国材料科学界造诣较深的专家、 学者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 反映了国外的最新科学技术成就, 收集了许多实用性强的资料与数据,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在铝合金及其加工业的理论研究和加工工艺水平。
3.本《手册》内容丰富、 先进、 实用, 对教学和材料研究部门、 加工企业、 使用单位及经营管理部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 教师和学生、 干部与管理人员、 技师与中高级技术工人都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编写这样一部综合性的大型工具书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大工程, 加上编写人员较多, 分布在全国各地, 编写时间短促, 在体例上、 编排上以及内容上有不尽完善之处, 甚至出现差错都是可能的, 敬请指正。
4.我们打算在1993年前后对本《手册》进行修订, 出版第二版, 同时把篇幅压缩到150万字左右, 因此, 希望各界人士对本书的方方面面提出宝贵意见。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