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八岭构造带位于安徽东部, 是连接大别和苏鲁造山带的纽带, 为大别—苏鲁造山带的一部分, 西与郯庐断裂带紧邻, 东为著名的长江中游成矿带。一方面, 人们在研究大别和苏鲁造山带时, 常将大别—苏鲁造山带组成之一的张八岭构造带纳入研究范围, 研究内容从褶皱变形构造(徐树桐等, 1987; 汤加富等, 1995)到基底及深部构造(常印佛、 唐永成等, 1995; 董树文等, 1995), 从构造地质研究到岩石学研究(王海俊, 1991); 另一方面, 本区西界郯庐断裂带的研究是40多年来经久不衰的课题(徐嘉炜, 1984; 朱光等, 1995; 万天丰等, 1996; 杨晓勇等, 1997; 等), 在郯庐断裂带的研究过程中也不可回避地要牵涉到张八岭构造带。这些研究为认识区域构造演化和构造运动特征, 尤其是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 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基础。与此同时, 随着研究的深入, 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和探索的新研究课题。
张八岭构造带内分布有众多的金矿点(床), 但都为小型矿床, 金矿的找矿没有实质性突破。然而, 在区域构造背景、 基底特征、 构造活动和岩浆岩等诸多方面, 张八岭构造带与著名的胶东金矿省成矿十分相似。区内发育大量沿郯庐断裂带展布的晚燕山期花岗岩及闪长玢岩脉岩, 研究表明花岗岩为下地壳深熔产物(邱瑞龙等, 1997), 与胶东地区(陈光远等, 1994)类似; 深部地球化学场研究(邢凤鸣, 1997; 邢凤鸣、 徐祥, 1999)表明, 区内深部存在深变质基底, 不乏胶东群对比的地层; 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 不同级别、 不同方向和不同性质断裂纵横交错。由此可见, 区内金矿成矿作用的研究, 以及与胶东地区金矿成矿作用的对比, 对区内的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主要是笔者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是在博士生导师王奎仁教授、 邱瑞龙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同时室内研究期间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晓勇教授、 刘德良教授的指导和帮助, 野外工作期间还得到了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徐祥高级工程师的协助。书中图件由黄始琪、 李国明、 王显莹清绘。作者在此一并对他们致以真诚的谢意。
作者
201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