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洪桂, 中共党员, 中南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56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有色冶金专业。
长期从事稀有金属冶金教学和科研工作, 取得一定成绩, 其两项发明先后于1993年和2001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200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均排名第一)并均由国家科委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此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发明专利6项。
主编并公开出版教材及专著7种, 其中高等学校教材《稀有金属冶金学》于1996年获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省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
1992年开始享受政府津贴。
1995年由国家教委、 国家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湖南省教委、 湖南省人事厅记一等功。
2004年被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光召科技奖”。
前言
近百年来, 随着国防及国民经济对战略金属钨在质量和产量上的提高, 钨冶金技术亦得到长足的进步, 并由初期的一种单纯技艺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为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 国内外先后出版了多种有关的著作, 这些著作总结了一定历史时期内钨冶金在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中的成果, 为相关人员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但上述著作的不足之处是涉及的专业面太广, 从钨的地质、 矿产到各种钨制品的加工, 从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到应用, 因而由于篇幅的限制, 不可能对有关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
鉴于上述情况, 本书将专业面限于钨的提取冶金领域(含用提取冶金的原理和方法制取钨基合金的前驱体), 对钨的资源、 钨化合物的性质等内容仅结合提取冶金过程的需要进行介绍。在内容的取舍方面, 重点介绍近20年来本领域中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的新成果, 力争在较全面地收集近代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去粗取精、 归纳提升, 对前人已做全面介绍的内容则在不破坏其系统性的原则下尽量简化或删除。此外适当介绍个人观点供讨论。
本书可供从事钨冶金的科学技术人员参考, 亦可作为本专业本科生、 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中南大学教授李洪桂(编写第1、 2、 3章)、 江西理工大学教授羊建高(编写第4章、 第6章第2节)、 中南大学副教授李昆(编写第5章、 第6章第1、3节)、 中南大学教授赵中伟(收集第3章部分资料, 提供有关素材)、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鹏(收集第5章、 第6章部分资料, 提供有关素材)、 中南大学副教授霍广生(收集第2章部分资料, 提供有关素材)、 中南大学副教授陈爱良(收集第1章部分资料, 提供有关素材), 最后由李洪桂统一修改定稿。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领导给予了热情的关怀和支持, 刘晶、 肖露萍、 杨安享、 吴俊池等同志在收集资料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 特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 书中错误在所难免, 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