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在校生有1800万人之多,规模居世界第一;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7000万人,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居世界第二,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为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向学习型社会过渡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使我国迈出了由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性一步。
从1999年到2008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每年递增,一方面,为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也加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从而使原有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个人负担学生学费和生活费的比重越来越高,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以及由此诱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如何解决好我国高校中占学生总人数25% ~30%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家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地方各级政府和高校等密切配合,先后制订出台了一系列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与措施,形成了以设立奖学金、推行学生贷款、开展勤工助学、实施特殊困难补助、采取学费减免、开辟“绿色通道”和规定学校从所收的学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为主的帮困资助体系。其中占资助份额较大的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由政府主导、银行实施、高校参与的信用贷款,自1999年开始试点,2000年在全国推行以来,解决了一大批来自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并成为高等学校教育资助体系中最重要的方式。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也使政府、银行和高校成为受益者。对于政府而言,国家助学贷款解决了贫困家庭子女进一步升学的问题,体现了社会公平,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对银行而言,从国家助学贷款中获得了利润,培养了一大批优质客户,为将来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学校而言,国家助学贷款有效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交不起学费或拖欠学费的问题,在经费上保障了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运行。但是,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这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却暴露出不少问题。但尽管如此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助学贷款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十分理想,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开展得依然缓慢,仍然有一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徘徊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大门之外。如何解决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缓解助学贷款供求矛盾,促进助学贷款在我国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我国政府、银行、高校、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
助学贷款是较为成熟的一种高校学生资助方式,从其产生到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目前已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一般而言,人们认为它既能体现资助学生的作用,又能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它既能解决求学者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学费和生活费的需要,在他毕业后,又可以利用其较高收入中的一部分来偿还国家和社会为其负担的教育费用,从而有助于实现成本投入与教育产出之间的平衡。因此有些国家把学生助学金改为助学贷款。可以说学生助学贷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的一项基本资助方法。对此很多专家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研究。世界银行专家萨卡罗普洛斯在评价“欧洲教育的私营化”时认为,“缴纳学费与国家助学贷款的结合将是21世纪———即使不是全世界,也是欧洲高等教育财政中占优势的方法”。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进行探讨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经过二年的努力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分析及管理研究》一书撰写终于如期完成。作者根据长期在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总结,特别是结合近几年来担任高校大学生资助中心主任管理工作的实践与理论探讨,在分析国家助学贷款的历史沿革和现行的国家助学解困模式基础上,阐述合理制定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提出了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对策。
本书从国家助学贷款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入手,分别从政策的角度、各主体的角度和各环节的角度对其问题进行分析。在新的资助政策体系中,论述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指出其是比较符合金融属性、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助学贷款品种,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作者就如何进行高等教育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的主体及其关系、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中贷款对象、还款机制与拖欠预防等问题、解决大学生诚信重塑的具体对策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撰写出版《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分析及管理研究》一书,是作者为认真参与并不断完善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尽高校基层管理工作者的一份责任,同时与高校管理工作者、教育行政部门干部特别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同仁交流和探讨。文中如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管理同行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本书在研究和撰写中,参阅和引用了一些文献资料,在此谨向引用了其作品的所有作者表示真诚的感谢!并向在本书研究和撰写过程中给予支持和帮助的所有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黄建美
2009年5月4日于南华大学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