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症是急性、慢性肝脏疾病最重要的并发症,门静脉高压症最常见的原因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大量的资料表明2/3的肝硬化患者最终将发生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其中1/3的患者迟早会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首次出血的死亡率在30% ~50%,成为外科治疗的一个难题。
回顾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对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重点集中在手术治疗方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由于手术治疗所能解决的并非是功能复杂的原发肝脏疾病,而是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所致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继发症,因而其疗效受到了很大限制。经过许多外科学专家精心研究,最终得到的结果是终末期肝硬化所致的门静脉高压症、胃肠道大出血这些问题都可以用肝移植解决,成为最终的根治性治疗。但是,日益增加的需要肝移植的患者与肝脏供体不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再者,对于绝大多数肝功能代偿良好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也不适宜肝移植。因此,对于这类患者有效的非手术治疗和内镜下治疗、介入治疗去解决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这一老大难问题又有了极高的期望与要求。
近25年来,由于心肺复苏技术、血管活性药物、消化道内镜技术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TIPS)等技术的发展,急性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仅1990—2000年的10年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在治疗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所使用气囊填塞应用率从48%下降至8%;急症出血手术率从25%下降至3%;早期再出血率从54%下降至3%;住院死亡率从35%下降至13%。这些数据说明,新的检查和治疗技术使门静脉高压症难以治疗的这一老问题出现了新的希望。
为全面、系统介绍当今国内外门静脉高压症涌现出来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药物、新术式,我们在总结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这一领域新出版的专著、文献、期刊资料,编写了《21世纪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学》。
本书既介绍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经典理论,也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研究热点,如一氧化氮(NO)对门静脉、肝星状细胞的调节作用;通过腺病毒载体植入肝窦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激活因子(Akt)来改善NO的合成,降低门静脉压力等;既介绍了食管曲张静脉的治疗、预防的一线、二线策略,也介绍了出血预测的最新方法;既介绍了内镜下套扎、硬化剂注射与激光治疗技术,也评估了门静脉高压症的各种手术方式;既讨论了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治疗,也讨论了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的防治要点;既介绍了血吸虫性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也介绍了巴德-吉亚利综合征的治疗对策;既介绍了特殊情况下门静脉高压症(如儿童门静脉高压症、妊娠期门静脉高压症、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也介绍了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腹外疝、消化道溃疡、肠道恶性肿瘤等手术风险;既介绍了许多姑息治疗措施,也介绍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根治性治疗———肝移植技术。总之,这是一部当代全面、系统阐述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学。
在本书的编写中,作者们绘制了许多线条图和从临床实践中收集的许多珍贵的彩色图片,特别是内镜下所观察与治疗的图片,这是作者们长期从临床实践中所累积的几万张图片中精选出来的,它既反映了临床医学家的渊博学识,也反映了科学摄影艺术的精湛,这些珍贵的图片资料将使读者更鲜活地了解门静脉高压症。
《21世纪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学》是临床医生、高等医学院校高年级学生和从事门静脉高压症临床科研工作者的大型参考书,是一部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如何正确诊治门静脉高压这一顽症在各个时期的判断与治疗,参阅这部书,可以学到和掌握许多新知识,可以活跃学术思维,启发他们对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创新。
当然,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也很难完全驾驭这一领域的进展。因此,本书的错误、缺点、脱漏也难以避免。在此,敬请广大同仁与读者及时予以指正。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科
湖南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研究中心
刘浔阳
2008年5月于湘雅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