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知识经济时代,接受教育既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也是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的桥梁,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因此,教育公平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成为现代社会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决心把教育公平问题落到实处,这一问题也正式成为政府着手解决的重大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自古有之,我国早在几千年以前就萌生了“有教无类”的古代朴素的教育公平思想,但其作为一项课题的系统研究在国外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我国20世纪90年代才有研究文献出现。西方国家教育公平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而衍生出来的社会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子系统,受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双重制约。解决好教育公平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一直是教育领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构想的提出,教育公平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极大关注,也是近年来人大代表提案中提得较多的民生问题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一论述明确了教育公平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本书正是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背景来研究、探讨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及相关对策,为纠正当前的教育不公平提供合理合情的政策依据和制度设计,在当前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与强烈的现实感。
关于和谐社会与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近年来也有过不少的理论成果,但系统地从和谐社会与教育公平角度来论证我国基础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公平、民办教育公平、成人高等教育公平的论著并不多见。本书从分析教育公平问题的由来开始,研究了教育公平对于构造和谐社会的意义、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界定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和教育的产业属性。在此基础上层层深入,深刻分析了我国教育公平所面临的社会转型、社会分层以及城市化进程等社会背景,阐述了我国教育公平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在教育公平领域内的重大举措,并逐章对我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和成人教育公平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最后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收尾。
全书架构严谨缜密,观点鲜明突出,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数据资料来论证我国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并透过现象对原因作了深刻的剖析,大大拓宽了教育领域的研究范围,丰富了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为我国教育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做出了新的探索。同时,作者将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这有助于深化对相关学科领域存在问题的研究,且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政策指导意义。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会对读者朋友有所启发。在此借用梁漱溟先生的一句按语:该书“头脑清明,思想锐入,其言值得思存”。
“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该书作者陈晓文同志,在大学工作二十多年,尤其近十年来从事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掌握了大量的有关教育领域内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素材。该同志具有一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走访、求教了多名专家学者,其本身对相关问题的把握和理解也较为深刻准确。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相信陈晓文同志在今后的本职工作中,一定会再接再厉,立足教育发展前沿,以理论研究促进实践工作,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李红
2008年3月16日
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