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资源建设始终是我国图书馆学研究重要的和成果最多的领域之一。
有学者认为,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种认识代表了众多图书馆人的观点,亦可以很好地说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何以人们从未减弱对文献资源建设研究的热情,甚至可以说,这似乎成为一种情结、一种文化、一种力量来推动着这一领域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国图书馆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大批图书馆在经费相对充足的条件下购入数量空前的文献,图书馆有限的藏书空间很快便书满为患,这使图书馆人十分欣喜,亦十分难堪,面对大量入藏的文献,他们在思考如何解决藏书空间的问题,如何解决藏书和利用的问题,如何从宏观上考虑文献发展问题。他们从中国图书馆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放眼国际图书馆界藏书发展研究的新成果,广泛借鉴欧美等国家图书馆关于藏书结构、藏书布局、藏书分级、藏书复本等理论,结合我国图书馆实际,创造出一些指导藏书发展的新理念和新理论。在这些新理念中,关于“文献资源建设”理念指导下的“文献资源保障率”、“文献资源布局”等概念特别引人关注。
我国传统的图书馆藏书问题逐渐被提升到宏观视角,原来的以考虑个别图书馆藏书为主的藏书建设逐渐在向以研究国家和地区图书馆藏书整体的宏观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由最初的分散的个体的研究发展到1986年“南宁会议”期间的大规模的对全国文献资源布局的研究,再发展到1988年在刚刚成立的部际图书情报协作委员会领导下,成立文献资源调研组开始对全国大中型图书馆的藏书进行大规模调研,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界最有影响的活动之一。在这一活动中逐渐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的研究队伍,而这支队伍的领头人就是研究成果丰硕又能带领一班人协同作战的肖自力先生。直到现在,肖自力的名字仍能使人回忆起图书馆的那个时代,那个与“文献资源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时代。
20世纪80年代,图书馆人钟情于文献资源建设的精神和实践,寄托着人们的一个图书馆理想,这个理想即是编织一个知识的网络,让人们都能够方便利用知识网络上的文献信息。这一理想不但试图建立一个较高的国家文献保障率,以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还试图以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实现书刊的最大限度利用。人们对文献资源布局的种种设计表达了这种愿望。然而,这种愿望并未能如期实现。那个时代一场轰轰烈烈的讨论并未能以建立一个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而完成图书馆人的美好愿望。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似乎并不清楚那次文献资源建设研究未能结出理想之果的原因。直到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图书馆带入另外一个时代———信息时代,人们才更深体会到,在曾经的那个时代,还还有许多问题未能解决,致使理想并不能转变为现实。如文献传递的空间距离问题就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尽管那时的文献资源布局模式亦充分考虑到空间距离难题,但是解决这一难题却不容乐观。试想在我国这么广阔的幅员中,成千上万册文献的远距离传输,在经济上要付出怎样的代价。这在80年代的经济环境中是一个不得不重点考虑的问题。当我们步入一个新的网络时代,突然发现,过去冥思苦想求解的难题今天竟是如此微不足道,因为有了网络,世界已变得触手可及,文献的传递再也不会成为距离难题了,有了网络人们便仿佛将图书馆带回了家。
科学技术解决了人类社会和图书馆的许多难题,那么,以前人们梦想编织的那个知识之网是否就会如期实现呢?当图书馆步入信息社会,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否就能轻易实现呢?显然不完全如此。只能说科学技术正逐渐解决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些技术障碍,但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这一宏伟目标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且在技术之外还存在制度和人文等深层问题。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随着理念创新的不断深化,人们基于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公平和保障的制度,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美好愿景给予了更多关注。2005年由大学图书馆馆长共同签署的“武汉宣言”可以说是体现了图书馆人共同文献信息理想的一种表达。在实践中,一些系统性和地区性的文献信息资源协作机构的建设和运行逐渐完善,系统性如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资源保障体系)、CASH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地区性的如首都的图书信息资源服务网络、上海的图书情报协作网等,皆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南宁文献资源布局会议后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展示了新的态势,有学者概括这段时期可分为二段,即第一个十年是以建立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为目标的时期,第二个十年是以建立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为目标的时期。在新的十年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资源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文献,共建共享的内容已不再局限于协调采购,而是有效地集成各种资源与服务,特别注重对资源的便捷获取。新的资源共建、共知、共享格局皆建立在网络这一技术平台上,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共建共享工作效率。
在近年信息资源建设研究中,谷遇春先生对我国西部地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是颇具特色的一种。研究者立足我国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大背景,研究了信息资源对西部开发的重要战略意义和当前西部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构建西部地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此研究既注重理论指导,又关注实践中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兼具创新和务实两种特质。西部地区是我国信息资源建设较为滞后的地区,又是信息资源需求最为旺盛的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以何种模式来解决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谷遇春提出“小共建、大共享”模式,体现出一种务实的态度。其所指是,目前,在我国实现全国性的共建共享尚存在困难,而在地区和系统范围内则问题相对容易解决,并且,在一些地区和系统已经有过一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经验和做法,在原有基础上开展工作较容易进行。因而,这种“小共建、大共享”模式可以说是一种考虑到实践层面操作的较好模式。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需要理念的跟进和制度的保障。近年来在共建共享工作中尚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宏观调控缺乏力度,管理体制仍未理顺;信息资源建设重复,整体保障功能不强;信息组织、管理能力低下,数字鸿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实践中,共建共享在某个环节上出现问题时有发生。为顺利推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既要不断深入宣传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念,亦要逐渐将这一工作纳入制度的轨道。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文献资源建设中,肖自力等一批学者凭借个人魅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在信息技术不断升级、法制观念不断强化的今天,制度的魅力将最终在推进和完善信息资源建设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遇春先生勤于思考,善于知识的积累,最终将他长时间对西部地区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和研究结集成书,并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朋友和出于对信息资源建设研究领域的兴趣,我有幸享受到先睹此著的快乐,并从中收获良多。感谢遇春先生富有创意的研究,亦期盼信息资源建设研究领域有更多的力作问世!
韩继章
2008年5月1日